27年前,我刚刚40出头,就被确诊为糖尿病,医生说我属于遗传性血糖高,要好好控制,开始做了1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终于达标了,之后就是根据医生的指导,控制饮食,运动,打针,测血糖。
但是因为,当时年轻,工作又比较忙,对健康又不重视,高血糖本身又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也就放松了警惕,后来连胰岛素都停了,直到出现了视力模糊、泡沫尿的情况,才开始吃药,主要就是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一吃就是十几年,血糖越来越高,药也越吃越多。
随着对糖尿病的了解,我回想当初刚得病的时候,之所以打了几天胰岛素血糖就降了下来,主要是因为年轻,病程短,胰岛受损不严重,所以有一段时间血糖就比较稳定。而后由于不注意,胰岛功能这么些年来持续的受损,血糖也就越来越不好控制了,药量也开始越用越多,并发症的风险也增加了。
找到自己血糖不好的原因后,半年前,我决心做出改变,在学习了糖尿病常识并与糖友交流后,我开始从饮食、运动、物理干预等方面养护胰岛功能,虽然我明白不可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标准,但如果能达到刚患病时的水平也是好的。我的做法如下:
坚持合理运动的重要性!!
首先,我为自己制定了合理的运动方案:
就是每餐后半个小时,坚持30-60分钟的慢跑、快步走、游泳等运动,早、午各运动半小时,晚上运动1小时,强度以身体出汗为准。
坚持科学的饮食控制!!!!
以前认为吃得少就能降糖,后来才明白,需要少吃的是升糖快的食物,其他的营养一样都不能少,否则身体只会越来越差。所以我为自己调整了餐谱:
早餐:尽量吃杂粮饭、1个鸡蛋、100g蔬菜、一片复合维生素
午餐:各种豆类煮饭(少量吃)、300g蔬菜、少量瘦肉
晚餐:杂粮馒头或杂粮米饭、200g蔬菜、250ml牛奶、2个虾
注:主食少量掺杂谷物杂粮,粗细比为1:2,蔬菜多样性,颜色丰富为宜,蛋白质以牛奶、鸡蛋、瘦肉、鱼、虾这些低脂食物为主。烹饪方法清淡,少盐少油。
物理干预源头控血糖
通过学习了解到,胰岛等代谢组织细胞受损是血糖居高不下的关键,只要能从血糖形成的源头抑制血糖升高的速度和数量,就能为胰岛提供充分休养时间,进而帮助胰岛细胞修复,日本的一项科研成果率先发现了用一种物理方法实现对血糖形成过程的干预,通过朋友介绍,我从专门渠道购买了这种物理控糖的方法。
目前情况:坚持调理了3个月后,感觉血糖开始平稳下降,各项代谢指标也得到改善,后来又坚持了一段时间,基本停服了降糖药,血糖维持在空腹5.7、餐后6.3的水平。
糖尿病虽然是顽固疾病,但并不意味着就需要一辈子与药为伍,只要采用科学的管控方法,就能和疾病和谐共处,如果您有血糖方面的问题,可以关注下方微信与我联系,帮您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