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因为胰脏出了问题造成的疾病。胰脏在胃的后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腺体。胰腺中的“小岛”,叫“胰岛”,胰岛大约有100-200万个。
每一个胰岛都包含A、B、D、PP4种细胞: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中B细胞含量最大,分泌激素的量也最大,分泌胰岛素是胰岛最主要的功能。A细胞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既能快速、直接地升高血糖,又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对血糖的调节有很重要的作用。D细胞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各种细胞分泌不同的激素,这些激素互相调节,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稳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正常人血液中所含有的糖分应为3.9~6.4毫摩尔/升。血液中的糖分超出这个范围就是糖尿病。肾功能尚正常的人,当血糖达到10毫摩尔/升左右时,在尿中就会排出糖来形成糖尿,所以叫糖尿病。若是肾功能不好,当血糖达到15~20毫摩尔/升左右时才能在尿中排出糖来形成糖尿。
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每个细胞的外壁都有一些由化学物质构成的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葡萄糖要想进入细胞,胰岛素(钥匙)必须打开胰岛素受体(锁)的门,才能允许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进入细胞的葡萄糖“燃烧”后产生能量以便为细胞提供动力,使人体具有正常的各项生理功能。
但是,如果人体内缺少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受体抵抗,那么葡萄糖就不能进入细胞内去“燃烧”,糖分就大量堆积在血液中,使血液中的血糖超出了正常值。
不过大部分糖尿病人因胰岛原因(Ⅰ型)的糖尿病所占的比例小,而非胰岛原因(Ⅱ型)的胰岛素不能高效率地充分发挥作用的糖尿病人比例大。因此,如何激活体内休眠受体,这才是治疗关键。
糖尿病使人体摄入食物中的糖不能正常代谢,导致血糖浓度过高,破坏血管壁,使血管壁通透性发生改变,血管壁细胞因失去水分而萎缩,以致血管变窄,弹性丧失,血流滞缓,又造成其他器官供血不足,同时导致胰岛细胞萎缩,甚至死亡,造成糖尿病的恶化,引发很多并发症。
糖尿病对血液循环的破坏极大,破坏血管会使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管狭窄、阻塞,导致中风、心脏病。
作用于肾脏的小血管会引起肾衰竭。作用于眼底的毛细血管变性,若得不到控制会导致失明。
小血管损坏使神经受到损伤,会引起神经痛或麻木,受了外伤也感觉不到,伤口不易愈合,有的到后来不得不截肢。由于血液循环不好,免疫力低下,甚至容易致癌。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和伴发症阶段,可出现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血管神经并发症,引起酮酸中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的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其病机特点是内热伤阴,但同时又存在着气阴虚病机、脾虚病机、肝郁病机等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力、病毒感染及过度肥胖等因素有关。
很多糖尿病患者刚开始发病应用各种化学西药,血糖很快就降下来了。但这都是以刺激有病的胰岛细胞和胰岛素靶细胞带病工作,越刺激越坏;阻断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吸收来限制糖吸收,这样就损害了消化系统的功能。西药降糖效果是对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为代价换来的。而几乎所有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都是由代谢紊乱,导致血管基底层增厚、血管内皮增生、神经纤维鞘脱落而引起的。西药都是通过“刺激”、“阻断”、“限制”、“代替”的办法进行治疗,所以西药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显得很无奈。
食用菌产品精选鸡腿菇、香菇等上等天然食用菌,添加胡萝卜、莲子、薏仁米等萃取精华,富含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纤维等多种营养因子,能够完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用纤维等营养结构,有益于维持血糖平衡。食药用真菌调理疾病是从恢复自体功能平衡入手,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由于病变及使用药物所产生的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每位患者都能从病患中逐渐走向健康。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