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影响视网膜,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的一大长期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发达国家成年人(24-74岁)失明的首要原因。
视网膜是贴在眼球后面内侧的细胞层,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光信息,把它转化成神经信息,再通过视神经传到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电影屏幕,光打过来,图像呈现出来。这个屏幕得光滑无斑,才能有好的效果。
视网膜这个屏幕是活的,自然要有血管供血。这个部位很精细,有很多毛细血管末端分布。毛细血管最怕什么?漏和堵!它要是长期泡在糖水里,就会发生漏和堵。血管内液体渗到血管外了,会形成斑块;还会造成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堵住不通了,上端血管向侧面扩展,长出新的血管。新的毛细血管非常脆弱无序,很容易出血;出血了会产生瘢痕,瘢痕收缩还会造成视网膜剥离,挺可怕的吧。这时候,视网膜这张屏幕就会变得坑坑洼洼斑斑驳驳,当然会影响视力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这样发生的:早期是非增殖性病变;到新血管产生,就是更严重的增殖性病变期。
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非增殖性病变可以是完全没有症状的。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视力下降、视野里有游动的黑斑黑条、视野缺失、色彩识别度下降等,严重者可失明。非增殖期病变是可逆的,但是增殖期病变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不可逆改变,所以预防、筛查、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重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在高血糖持续好几年后才发生。像1型糖尿病,发病后5年以内一般没有视网膜病变,所以建议在发病5年以内开始视网膜年检。而2型糖尿病,在诊断时可能不知道到底有糖尿病多久了,所以建议一旦糖尿病诊断了,就该去做视网膜检查。如果2型糖尿病控制得很好,眼睛检查没问题,那此后3年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检查一般是看眼科医生扩瞳检查。现在有视网膜扫描仪来扫描拍照,然后传给眼科医生确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
长期高血糖
高血压
高血脂
吸烟
慢性肾病
所以糖尿病人把三高控制好,可以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或延缓它的加重。
一旦视网膜出现水肿或增殖性改变,一定要请眼科医生来决定需不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
向眼内注射药物:注射糖皮质激素消炎以消除黄斑水肿来改善中心视力,注射血管活性因子抑制剂来阻止新血管产生。
激光治疗:可以堵住出血点,还能阻止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向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
手术治疗:可以清理淤血,修补脱落的视网膜,切除疤痕等等。
治疗以后,眼睛还是要定期随访的。就像打了补丁的屏幕不太可能跟新的一样,视网膜还是容易破,要随时修补,最终目的是保存视力。视网膜病变严重和不稳定期,要避免剧烈运动。要眼科医生确定病情稳定了,才能运动。
所以说,得了糖尿病你可能感觉不痛不痒,但是长期失控的糖尿病,是会造成不可逆视网膜病变而降低视力的,一定要重视。
糖尿病影响晶状体的屈光能力
晶状体是眼球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的一个双凸面透明扁圆体,富有弹性。当你看远处或近处的物体时,它的凸度会减小或增加,从而改变屈光度,这样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到视网膜上,产生清晰影像。
如果血糖过高,眼内液体的渗透压改变,这个晶状体就会吸水过多肿起来。一旦肿了,就不能随意调节凸度了,这样眼球聚光的焦点就不能准确地落到视网膜上,人看东西就模糊了。好在这是个可逆的过程,一旦血糖变好了,晶状体就不肿了,视力就恢复了。所以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很高,影响到视力,就不要在这个时候去配眼镜。等血糖好了,晶状体屈光度改变,配的眼镜度数又不准了。从血糖控制好到视力恢复,这个过程可达6个星期长。
糖尿病会增加白内障的风险
白内障是眼内晶状体浑浊造成的视力下降。晶状体从透亮到浑浊可以是个逐渐老化的过程,所以后天性白内障常见于老年人。但是糖尿病患者得白内障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而且发病年龄要小于一般人。
总之,要是您觉得血糖不重要,那眼睛一定重要吧!为了保护眼睛,一定要控制血糖。控制血糖不要求血糖降到正常值,只要达标即可。控糖标准如何,请参见: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的金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