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血糖控制不稳 这里有最全的原因分析

血糖控制不稳 这里有最全的原因分析

2019-10-11 来源:糖口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儿童,但目前看来,成人阶段发病的1型糖尿病也并非少见,由于其某些症状与2型糖尿病颇为相似(如发病迟、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再加上目前对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查尚未普及。

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病情控制最为重要的一环。血糖控制的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血糖不稳定的原因复杂多样,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可以从以下因素中找原因。

饮食治疗不当

饮食治疗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指“总热量”而不是单指“主食”)与质(指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求既能满足身体营养所需,又能帮助血糖及体重的控制。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饮食治疗有助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减少降糖药用量及控制体重。血糖轻度增高的患者,单靠饮食治疗就能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的量,饮食方法错误、食材食用不当、营养摄入不足,药物再好也难以使血糖保持正常。

运动量不足

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运动还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疗效;此外,运动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少血糖波动。因此,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对血糖的控制,运动量不足则会影响控糖效果。

不良情绪

心理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均会引起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减少,致使血糖升高。

因此,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十分重要。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间断服药

不少患者由于工作紧张、出差等原因,经常忘记或漏服药物,结果导致血糖升高。

不少糖友采用药物治疗后,血糖降至正常后就擅自停药,等到血糖回升到很高时,再按原先降糖药的剂量服用就很难达到控制目标。目前糖尿病还不能彻底根治,因此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切不可吃吃停停。

药物用法不正确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却各异。如果使用不当,将事倍功半。例如,磺酰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

此外,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每日3次服用,有的每日服用1次即可。糖适平、美吡达等降糖药均属短效制剂,应当每日3次餐前服用,如果每日1或2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瑞易宁、亚莫利等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日服用1次即可。

胰岛功能衰竭

许多降糖药物都是在患者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随着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甚至衰竭,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降糖药物(主要指优降糖、美吡达等磺酰脲类药物)开始有效,应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逐渐减退甚至完全失效的缘故。

因为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当患者胰岛功能已完全衰竭时,此类药物也就没有药效了。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大大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造成血糖升高。身体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病程的早期阶段,其血糖升高的原因多是由于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并非胰岛素分泌量不足。

对这类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不是促胰岛素分泌药或者胰岛素,而是应当选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药物,通过消除胰岛素抵抗来改善对血糖的控制。

应激状态

处于感冒、严重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应激状态或女性处于妊娠期、月经期等情况下,皆可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气候因素的影响

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受季节影响而变化,寒冷刺激可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应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也会使血糖升高。

未被识别的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儿童,但目前看来,成人阶段发病的1型糖尿病也并非少见,由于其某些症状与2型糖尿病颇为相似(如发病迟、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再加上目前对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查尚未普及。

因此,常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由于这类患者的胰岛功能衰竭很快,因此,口服降药物的疗效不会维持太久,应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