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如你,再看到这些“经验之谈”、“谆谆教诲”恐怕只会翻着白眼说“这全都是谣言”。这种转变,小九相信一定有自己一份功劳。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小九和39专家辟谣团的p教授,仅在今日头条就发布了超500篇辟谣内容,创造上千万次阅读,为眼下热火朝天的健康资讯辟谣工作略尽绵薄之力。
健康谣言,最让人焦虑的谣言
从早些年的“绿豆包治百病”“食物相克”到“酸碱体质”“疫苗有害”,在时下的“饿死癌细胞”“小苏打防癌”,时代在进步,医疗健康类谣言也在不断变化。
不变的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医学依然是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无论是直接关乎健康的知识点,还是医疗行业的大小新闻,非专业人士的和稀泥式解读和充满恶意的玩弄谣言都会给普罗大众带来深刻的误解和巨大的恐慌。
尤其是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用具、食品与朴素的“有毒”“伤身”“致癌”等话题交缠,使得这些内容看上去更具“杀伤力”。
面对这样的谣言,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出离愤怒。
一直是互联网健康类谣言辟谣大军的一员。面对“与时俱进”的健康类谣言,小九和好朋友P教授在受邀入驻头条号后,不仅在日常规划里加大辟谣内容的比例,更开设专注辟谣的账号——39专家辟谣团,与健康类谣言死磕到底。
而致力于让用户看到更多更专业的健康科普内容一直是今日头条努力的方向。为了提高平台内容的权威性,今日头条通过不同的方式吸引最权威的健康科普传播者入驻,大力扶持优质内容。
去年,今日头条推出“清风计划”,计划用50亿流量扶持1万名健康领域优质创作者,全年投入1500万用于优质内容扶持及推广,并打造100名“健康真相官”。另,平台还开展“了不起医院”活动,新邀请以公立三甲医院为主的至少100家权威医疗机构矩阵入驻,为品牌含金量高、专业技术强、科普实力硬的医院进?重点扶持。
一系列举措的效果明显,在头条上,健康科普创作者们让279万人知道“没有哪一种单一食物能防癌”,让679万人了解“酸性体质致癌”缺乏科学性。养生科普相关内容44万篇,累计阅读22亿次;癌症相关内容11万篇,累计阅读22亿次……“真相来了”超级话题在今日头条端内阅读量已破100亿。
辟谣专家:医生的N次方
而在头条平台上,从来不是小九和P教授的孤军奋战,还有很多科普工作者也在和健康类谣言作战。
儿科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很多宝妈都非常熟悉的鲍秀兰医生,就在今日头条上开设“儿科医生鲍秀兰”账号,累积330多万粉丝。“产后掉发是否与母乳喂养有关”“六个月以后的母乳有没有营养”……新手妈妈最焦虑的母婴问题,总能在这里得到权威解答和贴心指导。
没有囿于一方诊室或埋首故纸堆,时年86岁的鲍奶奶,选择在头条开号、发文的形式,将自己从医近60年的经验与知识与更多人分享,为无数宝宝和家庭保驾护航,也让各路儿科类健康谣言不攻自破。
大专家都在与时俱进,青年医师当然更要紧随时代潮流。2017年初,一位名叫张之瀛的心内科医生开始写科普,后来又录起了短视频。
手脚发麻就是脑梗?吃辣椒致癌?CT可以诊断冠心病?不写段子,不追热点,悉心解答读者经常抛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每篇300字~500字的文章,1分钟的短视频,张大夫将专业知识通俗直白地解释出来,当专业的信息得以进一步传播,不靠谱的消息自然粉碎。
坚持了近两年,没想到收获了160万粉丝,文章阅读量超过9亿。张大夫给自己算了一笔账,自己在业余时间平均每天额外帮助98万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