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类需要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的,就是打预混胰岛素的糖尿病人。
我们很多糖尿病人是打预混胰岛素的,一天打两次,早餐前和晚餐前打。一般打预混胰岛素的糖尿病朋友,往往是医生认定你胰岛功能已经差到不仅仅是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餐后的胰岛素也分泌不足,连餐后三小时内的血糖也不能有效控制了。
这类糖尿病患者,最好也要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胰岛功能保护的越好,你胰岛功能可以逆转恢复一些,你就不需要多打胰岛素。你小剂量打预混胰岛素,你会发现,只要你还有一定程度的胰岛功能,配上这小剂量的胰岛素,你的血糖会控制的非常好。
但如果你不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你会发现,你打预混胰岛素时间一长,你需要不断的增加胰岛素剂量,当你的胰岛素剂量过大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你开始频繁发生反应性高血糖了,你的血糖反而很难控制。
我前两天给一个糖友咨询,他早晚打预混胰岛素分别是26单位和20单位。他不但餐前血糖高,7.1,餐后血糖也升的很高,打完胰岛素马上吃饭,餐后两小时血糖最高17.9。
他吃的食物碳水化合物,通过计算最多能提供给他身体45克的葡萄糖,但他餐后两小时血糖最高的时候,体内游离葡萄糖比餐前多增加了92克,一半以上餐后葡萄糖的增加量,都是因为胰岛素过量导致身体大量分泌升糖激素对抗,同时靠升糖激素迫使肝细胞多合成和多输送到血液里的。
像他这样大剂量打预混胰岛素,出现严重的反应性高血糖,如果不好好调整胰岛素剂量和吃饭碳水化合物量的关系,反应性高血糖会越来越厉害,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血糖就会变得越来越高。
我们打胰岛素的糖尿病朋友,如果你发现,你打的胰岛素剂量比医生嘱咐你的量大了很多,你的血糖不降反而越来越高,你要小心了,你这是胰岛素过量导致的反应性高血糖。
胰岛素对血糖的作用,不是一种结果,血糖正常。随着剂量的不同,还有人体对胰岛素反应的不同,胰岛素对血糖的作用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结果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降血糖作用。这是我们大家最想要的。
第二种结果是控制血糖过低,导致低血糖。这是要命的和坑害身体的,我们应该尽量避免。
第三个结果是发生反应性高血糖,这虽不马上要你的命,但长期反应性高血糖会加速氧化应激反应对血管神经的伤害,反而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我们很多人以为,只有发生低血糖后才会有反应性高血糖,这是错误的认知。反应性高血糖是人体的生理反应之一,低血糖可以导致,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可以导致,肝糖原消耗枯竭也可以导致,运动过量也可以导致,体内疾病有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都可以导致。
所以,你没有发现低血糖,不意味着你不会发生反应性高血糖。就和我们人的反应一样,你不能说你掉到悬崖底下了,快摔死了,才知道有反应,刚才怎么走过悬崖边了?我们接近悬崖边上的时候,我们身体就会发生各种反应,让我们甚至心惊肉跳,两腿哆嗦,不敢再往前走,太靠边,免得掉下去。
当我们身体胰岛素量过大的时候,我们身体本身就会多分泌升糖激素对抗它过度的降糖作用,甚至反而把血糖继续推高,阻止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当我们发现,我们已经吃的很少了,吃的一餐碳水化合物都不够维持我们身体代谢3到4个小时的量,我们打完胰岛素后,血糖还非常高,餐后高,餐前高,睡前高,空腹高,血糖24小时持续高,我们这个时候一定要清楚的意识到,我们应该是胰岛素剂量不合适了,导致了持续性的反应性高血糖。
打胰岛素的朋友要保护胰岛功能、要恢复胰岛功能,目的很清楚,第一,避免大剂量使用胰岛素导致的反应性高血糖。第二,在发生持续性反应性高血糖的时候,可以保护胰岛细胞不受高血糖的持续伤害。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