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并发症 > 糖尿病友要想不得并发症节后得查!

糖尿病友要想不得并发症节后得查!

2019-01-23 来源:糖尿病同伴支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通用的判断血糖控制效果的金标准,可以反映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真实反映您的血糖控制水平,比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更全面、更准确。

节日过后糖友们要加强检查。节日期间很多人的生活都是不规律的,原来正常的饮食、作息、服药习惯都被打乱了。这些都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因此,节后糖尿病患者要加强检查,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节过后要做什么检查?

1、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通用的判断血糖控制效果的金标准,可以反映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真实反映您的血糖控制水平,比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更全面、更准确。

2、心脑血管疾病检测:年后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住院的人数比往常增加2~3倍。心脑血管疾病更是并发症中的大血管病变,也是病人致残、致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及早接受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是判断您有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的有效手段,包括血脂全项、血流变、心电图、微循环检测及颈动脉血管多普勒检测,可以帮助您了解血脂水平、血黏度、血管微循环状况以及内科疾病伴血管损害状况,可以及时控制心梗、中风的发生。

3、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可以发现肾脏的较早期病变,特别是您在春节期间难免比平时多的食用高蛋白食物,肾脏负担必然加重,通过检查通过对尿液中微蛋白的测定,可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以避免肾衰、尿毒症的发生。

4、胰岛功能检测:春节期间不规律的生活和饮食必然加重了胰岛的负担,因此节后糖尿病患者要进行一次胰岛β细胞的功能检测,糖尿病的发生与改善归根结底都与胰岛功能相关,只有及时掌握胰岛功能的变化才能更有效地对抗糖尿病,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二、做检查前要注意什么?

在去医院检查前,有几个细节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否则血糖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以下是在化验血糖前的9个需要注意的细节供患者参考:

1、不要在检查前一日过分节食。这样测得的结果可能较“理想”,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

2、不要为化验空腹血糖而擅自停药,这样得出的化验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又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加重病情。

3、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患者,若因上午到医院抽血化验使治疗延迟,可在抽血之后、进餐之前临时改注一次“短效胰岛素”,这样既可消除因治疗延误造成的血糖升高,又避免了检查当天早、晚“预混胰岛素”两次注射间隔太近。

4、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若采血时间太晚而使得早晨的药和中午的药相隔太近,可以酌情减少中午的药量,以免因药物作用叠加而造成低血糖。

5、对于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由于降糖作用可以维持到次日8~9点钟,因此,化验空腹血糖的采血时间可以稍晚些。

6、对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下、存在清晨高血糖的患者,最好用快速血糖仪事先在家中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记下结果后,再去医院看病,并将结果告诉医生供其参考,这样不会延误早饭前的治疗。

7、不要在家注射完胰岛素后再去医院抽血。由于完成抽血的时间难以预料,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抽完血,势必延迟进餐时间,这样可能会诱发严重的低血糖。

8、如果采血时间确定不了,不妨早晨在家正常治疗及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不影响正常进餐及用药,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餐后血糖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

糖尿病友如何安排好定期检查项目?

一月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足

空腹血糖正常值:4-7毫摩/升。意义:了解血糖控制的一般状况。空腹血糖高,主要意味着基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差。

餐后血糖正常值:5-10毫摩/升意义:餐后血糖高,往往提示胰岛素分泌的储备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

特别提醒:空腹血糖正常,并不等于餐后血糖正常。因为进餐是一种负荷,一些保存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病友,由于一夜不进食,空腹血糖是好的。但只要一进食,胰岛素的作用就显得不足,即表现出餐后高血糖。正如一个人在平地行走不累,但负重行走就不行了,进餐的作用如同负重。

因此,糖尿病病友每次就诊时,都要检查血糖,可以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也可以间隔地检查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者血糖很不稳定的病友,最好自己备有血糖测定仪,学会在家里自测血糖。原则上,血糖稳定者,监测血糖的次数可以少些,每周甚至每月测定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即可。

血压正常值:<130/80毫米汞柱意义:高血压可以促进和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病、肾脏病等。

特别提醒: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病友,建议购买血压计,学会在家里自测血压,每天1次。可以测定不同时间段的血压,以摸清血压波动的规律。血压高且不稳定的病友可能还要接受血压动态监测。

足正常情况:无畸形、无皮肤受压破溃、无感染。意义:糖尿病病友中约一半以上有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可以导致双足的感觉减退,或者麻木、疼痛等,还可引起足部肌肉萎缩,造成足部的压力改变,甚至会在压力高的区域出现皮肤溃疡。足的检查不复杂,主要是看看足背和胫后动脉的搏动、足有否畸形、皮肤是否有破溃或老茧,以及鞋子是否合适等。

特别提醒:有足部畸形、胼胝俗称老茧、水疱、溃疡等情况的糖尿病病友,切忌自行其是,最好找当地的糖尿病专科医生或骨科医生来治疗。

三月一查:糖化血红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值:7.0%以下,如果能控制在6.5%以下,则更好。意义: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的是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水平,不受一时一刻血糖波动的影响。一般而言牞糖化血红蛋白能更全面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目前,国际上一些大型的糖尿病临床研究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达标率作为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指标。

特别提醒: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每个季度检查一次即可。特殊情况则另当别论,如需要加强治疗达标的患者可能检查的频度要高一些。

半年一查:血脂系列总胆固醇、尿白蛋白、尿常规、心电图

血脂系列总胆固醇TC正常值:<5.17毫摩/升三酰甘油TG正常值:<1.7毫摩/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值:>0.9毫摩/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值:<2.0毫摩/升意义:临床实践证实,糖尿病病友中约一半以上合并血脂异常。

特别提醒:如果血脂正常,一般每年检查一两次即可。如果血脂不正常,则有必要增加检查的频度,一年检查2-4次,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别和程度来调整治疗。

尿白蛋白正常值:<20微克/分钟意义: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如每分钟的尿中白蛋白超过20微克或者每克尿中的白蛋白超过30毫克,就说明肾脏已经受损。

特别提醒:尿标本容器须洗干净,最好晨起留尿。如果是第一次检查,既往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现尿蛋白异常,应该注意复查尿。

也就是,不要因为一次尿检查的结果就下蛋白尿的诊断。发热、剧烈运动的健康者也可以出现少量的尿白蛋白。一般认为,3-6个月内有两次尿蛋白异常且排除其他原因后,才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心电图意义: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位死因。许多病友可以有心血管并发症而无症状,也就是说,一些糖尿病病友并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定期检查心电图就显得更为必要。

特别提醒:以往有过心肌梗塞;最近频发心前区不适、闷胀疼痛;发现自己心律不齐,有时会停跳者,都需及时检查心电图,有的甚至需要做24小时的心电监测或加做心脏彩超。

一年一查:视力和眼底、X线胸片、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肝胆超声和神经系统检查

视力和眼底意义:临床资料显示,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病友有眼底问题。巴基斯坦糖尿病学会主席说过,糖尿病病友只要坚持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就可以避免至少一半的糖尿病病友失明。

特别提醒:糖尿病病友的眼底检查必须在扩瞳滴特殊的眼药,使瞳孔扩张后进行。

其他需要一年一查的还有X线胸片、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肝胆超声和神经系统检查。拍X线胸片了解一下肺部情况很有必要,尤其对于那些长期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因其很容易合并肺部结核,X线胸片可帮助发现病灶,及时治疗。

另外,肺部肿瘤是一种相对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拍胸片亦能帮助早发现。每年做一次血液学检查,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肾功能等,能帮助了解机体各系统如造血系统、肝、肾等的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注意:每个人定期做体检,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能够去除疾病的隐患,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他们主要就是依靠调养,控制血糖来缓解病情,所以体检对于他们是必不可少的,了解体检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病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