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认识误区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认识误区

2019-01-21 来源:糖尿病同伴支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近年在国内外十分肆虐,发病率直线上升。要有效解决糖尿病的防与治的问题,需揭开糖尿病“甜蜜的杀手之谜”。首先必须深刻了解这类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走出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认识的误区。

糖尿病近年在国内外十分肆虐,发病率直线上升。要有效解决糖尿病的防与治的问题,需揭开糖尿病“甜蜜的杀手之谜”。首先必须深刻了解这类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走出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认识的误区。

1、父母却没有糖尿病,所以我不会患病

糖尿病的病因中遗传因素非常肯定,任何一种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所以即使父母并未罹患本病,但可能携带相关基因,其子女可在后天环境因素,如饮食失调、精神压力过大、疾病等应激条件下患病。目前只能认为父母患糖尿病则子女有更高的患病几率,但父母没有糖尿病并非意味着子女可以远离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尚有环境因素在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幼年型的患者,这种体外因素尤为重要,至于外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引发疾病的,目前并未得到充分解释。所以,即使父母无糖尿病,子女同样也可能患病。

2、兄弟姐妹却没有糖尿病,我也不会患病

糖尿病有明显遗传异质性,并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即使同是一个家族的子女,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也可能出现个别人发病。环境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饮食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吸烟、年龄、压力过大和应激等。所以,即使兄弟姐妹都没有糖尿病,你也可能得糖尿病。

3、父亲50岁患糖尿病,子女到50岁后才需重视血糖

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子女并不一定要到父母相同的年龄才会患病。根据2012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疗指南,存在如下风险因素的所有成人应该考虑筛查糖尿病:超重(BMI>25kg/m2);一级亲属有糖尿病、高血压等;若没有上述风险,血糖筛查应从45岁开始。很多年轻人自恃年轻体壮,经常酗酒应酬、暴饮暴食和熬夜,再加上缺乏体力活动等诸多因素导致营养过剩,加重胰岛B细胞的负担,损害胰岛功能,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甚至比父母早患糖尿病。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子女应提早重视生活方式干预,早期筛查和防治糖尿病。

4、糖尿病是老年病,与我无关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久坐少动,使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开始趋于年轻化。过去认为,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缓慢上升,60岁以后达到高峰;而最新的变化是,患病率从青少年,尤其20岁以后,就呈加速上升趋势,中年人群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增长迅猛,尤其是中年男性患病率增长更加显著。

据2007-2008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中国20岁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达到15%。所谓糖尿病前期,就是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的血糖异常升高者,虽然他们的血糖水平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已是糖尿病“后备军”。故不要再认为糖尿病只是单纯的老年病,得糖尿病的专利不再只属于老年人,它已蔓延到中年人、青年人基至是青少年和儿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