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并发症 > 看完才明白 防糖尿病并发症原来这么简单

看完才明白 防糖尿病并发症原来这么简单

2019-01-10 来源:糖尿病同伴支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常会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在中国是最常见的慢病之一,有1.14亿糖尿病人,糖尿病同伴的专家们见过无数的糖友,他们对待糖尿病各有不同的态度,结果也不同的命运。可以说糖尿病人对待糖尿病的态度决定了并发症的发生与否!

比如一些新发糖尿病人的,当被诊断为糖尿病时,糖尿病同伴的专家给他们制定出控糖方案,他们常有这几种心态和对待糖尿病的态度:

甲类糖尿病患者的态度:

认真听取糖尿病专家和护士的健康教育,听从了医生护士的建议,很快进行了正规的治疗(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日常护理+并发症筛查+戒烟酒+规律作息等),并且长期和医生护士保持一定的联络,定期来复诊;

乙类糖尿病患者态度

乙糖则在听完糖尿病专家的治疗方案建议后,会对医生说:

”医生,我工作很忙/或我没有时间/或我没有钱,我要先回去考虑考虑,再和家人商量一下,过一段时间我再决定要不要打针和吃药“;

”医生,吃药对身体不好,我不想吃药“;

”医生,听别人说,打胰岛素会上瘾,我不敢打胰岛素“;

”医生,我想依靠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来进行自我治疗,我相信依靠自己的毅力一定可以战胜糖尿病“;

”医生,如果不让我抽烟,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医生,我怎么可能不熬夜不应酬呢?我的兄弟那么多,他们都离不开我;我的公司有几百号人,他们都等着我发工资,我一天都不可能停下来休息,我要对他们负责任!“

……

糖尿病的治疗的满分如果是十分,医生只占了三分,七分在于患者自己,所以患者是决定自己控糖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不同态度的糖尿病患者,就有不同的控糖效果,而医生还是一样的医生,药还是那些药,治疗方案还是那几组!

然而,时间是检验糖尿病控制效果的唯一标准,半年后,甲、乙类患者控糖效果当然是听医生的糖尿病患者效果好了,但结果可能一样,就是都感觉没有多少变化,因为对于新发现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对身体的影响半年内可能还感觉学到什么;半年后,正规治疗的、不规律治疗的、从来不治疗的,他们除了能从化验单上看出一些差别,患者的自我感觉也差不多!

二、年、三年过去了,时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他们的区别就很大了,有的人依旧健康快乐、每天上班、下班,享受着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社会交际;有的人却饱受着并发症的折磨:反反复复酮症酸中毒,眼底病变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神经病变疼痛不已、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心脏病、脑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糖尿病足截肢,也有的人可能因为一次的低血糖不懂得自救或他救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以上其实是我们见过的临床上真实的写照,糖尿病友可能也更有体会。

那么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规律是怎么样的呢?

对慢性高血糖患者来说,如果血糖控制差,持续性的血糖升高会对血管产生危害,无论大血管系统还是微血管系统都逃不脱它的魔掌,都可以由持续性的血糖升高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和增殖。

在大血管方面,慢性高血糖更容易引发冠心病、冠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脑血栓或者下肢血管动脉闭塞;对于微血管来说,慢性高血糖会使得糖尿病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的发病风险大大升高。

“人如其名”,慢性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也是个慢性的过程。这些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不是血糖一高当时就会出现,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可能得了糖尿病5年、10年以后,患者自身对疾病已经习惯了,各种血管的并发症才慢慢浮现。

具体地说,影响糖尿病患者身体、工作、生活和寿命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

1、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也抑制了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见的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2、酮症酸中毒:它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未经治疗、治疗中断或存在应激情况时。糖尿病病人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其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在血中的浓度显著升高,而肝外组织对酮体的利用大大减少,导致高酮体血症和尿酮体。由于酮体是酸性物质,致使体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4、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5、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6、眼部病变: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会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7、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常会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筛查,应该分两种人群来考虑。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提防的是糖尿病本身特有的并发症,比如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一般来说,这些并发症会在确诊1型糖尿病的5年后出现,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5年后及时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在确诊之前就已经出现血糖偏高,只是还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这种“隐形”糖尿病的时期很难摸清存在了多长时间,也有可能已经存在十年八年了。糖尿病会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展,成为“致命的联合”。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该立即筛查心血管疾病。

从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防并发症的前提就是要控制好血糖,还要兼顾血脂、血压等健康指标,如果这样,糖尿病人就可以完全在未来的五年/十年/二十年后依旧健康快乐和幸福美满;如果,他们都选择了正规及时的治疗;如果,他们都能坚持管住嘴迈开腿;如果,他们都能自律、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作息规律;如果,他们都能定期做并发症的早期筛查;他们完全可以做健康的带糖人!

然而,生命没有如果,只有但是!所以糖尿病友请接受正规的治疗,并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要自我放纵,甚至放弃,因为你的健康关系到自己,更关系到家庭的幸福!

其实,控血糖并没有那么难,只要糖尿病人做到以下几点,血糖好,身体各方面也好,也不会轻易得并发症的:

1、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中医中药、胰岛素)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无论打针还是吃药、或者停止药物治疗,都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能擅自更改治疗方案,不能擅自停药,定期来复诊,不要自己当医生,不要自己在药店买药吃。

2、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3、坚持餐后1小时进行有氧运动,可快走、可慢跑、可游泳、可打球……微微出汗不劳累。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有严重心、肾等并发症者活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调整体重。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良好的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时,加服降血压药,有效控制血压。

6、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让身体细水长流,不挥霍,不透支:每天早睡早起(23:00左右睡觉、6:00-7:00起床、中午小睡0.5-1小时)、不抽烟、不酗酒。

7、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适当控制主食/淀粉类食物、适当进食粗粮、多吃叶类蔬菜、每天每人5克盐/20克植物油、每餐摄入适量蛋白质(瘦肉/蛋/奶/豆制品等)、水果放在两餐之间适量吃。

8、定期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

9、掌握低血糖相关知识,出门带好急救联系卡和食物/水。

10、爱护自己的双脚:不外出沐足、选择合适的鞋袜、正确的修剪趾甲、正确的处理伤口、不长时间泡脚、不使用电热毯和热水袋。

糖尿病不得并发症,应该注意监测什么?多久查一次好?再给大家总结一个详细的表格,希望糖尿病人能更好的关注并有所收获:

项目

检查频率

意义

备注

血压

至少每个月11次

糖化血红蛋白

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反映近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

不必空腹

尿微量白蛋白

每六个月检查一次

反映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

留取清晨第二次尿液送检

生化、血脂

正常者每年检查一次,血脂紊乱者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反映肝肾功能、血脂情况

早晨空腹抽血检测

眼底检查

每六个月检查一次

观察有无糖尿病眼底病变或进展情况

眼底照相

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观察糖尿病眼底病变或进展情况

需散瞳

心电图

每3~6个月检查一次

了解心脏情况

足部检查

每天自查,每6~12个月请专科医师检查一次

及时发现足部破溃等,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

尿酮

生病或血糖大于等于14mmol/L时立即到医院及治疗

观察有无糖尿病酮症发生

体质指数

每年1~2次

判断体型

计算方法:体重(公斤)/身高(米)2

四肢多普勒血液图

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查看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

糖尿病人如果不定期检查,要注意以下7个并发症信号的提示:

糖尿病的巨大危害来自于它的并发症,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关键在一个“早”字,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身体某一部分受累时总会暴露出一些特殊的征兆,提醒患者当心是否出现并发症了!

1、来自眼睛的信号:当糖尿病人视力下降或是眼前出现黑影时,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是“年老眼花”,这很可能是长期高血糖引起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所致,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糖尿病眼病。

2、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来自口腔的信号:糖尿病患者出现牙龈萎缩或肿痛、牙周感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这些都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及神经病变、钙质流失、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有关。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早处理。

3、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来自皮肤的信号: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全身皮肤及外阴瘙痒、皮肤真菌感染(如手癣、足癣、股癣、甲癣等)、毛囊炎、疖痈、糖尿病性水疱病等皮肤病变,而且往往非常顽固、久治不愈。当糖尿病人出现上述情况时,要想到这可能糖尿病皮肤病变。

4、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来自肢端的信号:糖尿病可导致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典型者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疼痛感等,症状由轻到重,逐渐进展。到了晚期阶段,病人可出现痛觉、触觉及温度觉完全丧失。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提示有周围神经病变。

5、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来自汗腺的信号:有些糖尿病人特别好出汗,往往一吃饭或稍微活动一下就满身大汗,即便是在大冷天。糖尿病人出汗有个特点,就是头面部和躯干大汗淋漓,但四肢一点汗也不出。出汗异常是植物神经受损的表现。

6、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来自消化道的信号:当糖尿病人出现上腹部饱胀、顽固性便秘;或是出现顽固性腹泻,但又不伴有发热、腹痛及脓血便,这很可能是长期高血糖损害胃肠道植物神经,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

7、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来自肾脏的信号: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尿泡沫多或夜尿增加,最有诊断价值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但普通尿常规检查则完全正常,所以,定期尿微量蛋白检测有助于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谁都想拒绝它,我们也希望大家不要得并发症,所以经常发一下防并发症的知识,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糖尿病友要自己珍惜健康,加强血糖控制,并做好各方面的监测,这样才能远离并发症!最后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留言,祝大家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