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生活起居 > 糖尿病与屈光不正

糖尿病与屈光不正

2018-09-07 来源:文糖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屈光不正是指外界物像在无调节状态下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准确聚焦于眼底视网膜形成清晰图像的一种疾病。屈光不正分为近视眼、远视眼及散光3种类型。

自1996年起,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每年的6月6日设为"全国爱眼日"。今年为第二十三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科学矫正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近视对青少年眼健康造成的威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糖尿病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内分泌疾病,与近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点击文末链接,即可看到既往关于糖尿病与眼部并发症的文章。

屈光不正是指外界物像在无调节状态下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准确聚焦于眼底视网膜形成清晰图像的一种疾病。屈光不正分为近视眼、远视眼及散光3种类型。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为近视眼;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者,为远视眼;不能聚焦形成焦点的,为散光。

近视眼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脉络膜血管层退行性变、视网膜变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感光细胞层及整个视网膜的萎缩变性及裂孔形成,近视程度越重,上述表现越明显。

糖尿病性屈光不正的病因很多,主要为血糖浓度的改变所导致,其受累成分多为晶状体。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晶状体,晶状体皮质发生一过性屈光指数改变,同时组织内盐分随糖大量排出,渗透压降低,眼房水的渗透压也随之降低,使水分子进入晶状体中,晶状体因过度吸入水分而凸度增加,屈光力增强,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过早聚焦于视网膜前,形成一过性低度近视。

血糖与屈光不正密切相关,血糖升高会出现近视性屈光不正,随着血糖的下降,会出现波动性屈光不正。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药物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有一过性视物不清出现,是胰岛素性屈光不正,血糖下降越快,越易出现远视性屈光不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屈光不正会完全恢复。初次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一过性屈光不正发生率为36.9%。屈光变化的程度和性质与血糖变化程度、甘油三酯及年龄有关,与胰岛素用量及HbA1c无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失盲和低视力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糖尿病患者DR的患病率高达10%。而一系列的系统和眼局部因素均可影响其发生和进展。因此,了解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测DR预后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那屈光不正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怎样的影响呢?

目前的研究均表明,近视是DR发病的保护因素,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晰,大多数理论将焦点放在近视发展过程中眼轴增长所引起的眼球的病理性改变。随着近视的发展眼轴增长、巩膜壁延伸、眼后极部变形,眼睛灌注压下降、视网膜血流速度减慢,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血管周围及血管内的病理性改变引起,而重度非增殖性、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主要由血管外因素引起,视网膜血流速度减慢,血管渗漏减少,渗漏物质所引起的巨噬细胞聚集减少,从而减弱了巨噬细胞所引起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此外,高度近视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视网膜代谢率下降,氧更易于透过视网膜,弥散阻力减弱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起保护性作用。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患者近视度数越小,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就越重,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全身动脉硬化性病理改变,导致眼动脉的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远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进而造成视网膜缺血及近视度数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更容易发生慢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而最终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这一途径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综上,糖尿病与屈光不正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近视性屈光不正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性因素,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糖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仍需注意用眼卫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