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生活起居 > 糖尿病与心理健康指导

糖尿病与心理健康指导

2018-09-05 来源:文糖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患者长期被忧郁、精神紧张、悲观、痛苦等情绪困扰,会逐渐加重病情,并形成恶性循环,不良心理因素会引起体内一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的病情反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尚未阐明,发病初期也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多年不被发现,或于体检甚至在其他疾病检查时才被发现。一经发现将会伴随终生,并可能引起多器官及多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障碍。由于患者在发现前多无思想准备,发现后也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导致焦虑及抑郁等众多的心理问题。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起着关键的作用。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出现任何心脑血管损害症状之前,大脑在记忆、智能、人格、情绪等方面已经发生障碍。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也会发生渐进性的改变。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恐惧或忽视疾病的心理;当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时,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当病情较重或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时,会出现悲观、消极等痛苦的心理情绪。

糖友们刚被确诊为糖尿病时,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对未来的担忧等,往往对疾病采取否认、逃避的方式,伴随焦虑、愤怒、恐惧、失落等情绪,或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其中约30%的患者在确诊后的1个月内可发展为适应障碍,甚至进展为其他心理障碍及精神障碍。此时,应该在给予患者足够关心、重视和尊重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力活动、饮食习惯、血糖等综合指标制定不同的药物、饮食、运动方案。并且耐心细致地介绍糖尿病的知识,讲解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危害性,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身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让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消除患者对糖尿病的恐惧心理。

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不断延长,由于长期严格的饮食控制,糖友们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口服药物治疗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及低血糖等,会使患者产生担忧的情绪。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友们可能会出现一些恐惧抵触的心理,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表现。此时,除了对患者表示同情外,可采用反复劝导安慰的方法,指导患者积极克服不良情绪,学会自我安慰以及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避免夸大化和极端化思维。鼓励患者正视糖尿病,积极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疾病。

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患者家属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使糖友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从而体验到较强的社会支持感,降低孤独感和失落感,缓解患病带来的抑郁情绪。另外,有心理学调查证实,糖尿病患者经过叙事疗法(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外化问题,陪伴当事人找出遗漏的片段,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唤起当事人内在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唤醒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还有一些病情严重或出现了不同程度并发症的患者,他们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痛苦,抑郁等。此时心理健康的指导内容应以如何控制疾病发展、减轻痛苦为主。有研究提示,音乐疗法配合放松疗法的综合疗法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患者的抑郁程度,从而提高依从性、血糖控制及缓解负性情绪。暗示疗法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身体痛苦。另外,由于受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影响,指导内容也应有针对性。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推荐阅读一些糖尿病自我保健书籍、看糖尿病教育录像等,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经济较困难的患者,可以发送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并指导家属在日常的治疗护理中做好督促协助工作。

糖尿病患者长期被忧郁、精神紧张、悲观、痛苦等情绪困扰,会逐渐加重病情,并形成恶性循环,不良心理因素会引起体内一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的病情反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可以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无知”状况,使其能自觉地控制饮食,进行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和监测病情,这是长期有效控制病情的基础。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其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在最佳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从而避免或减轻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视疾病,出现过度担忧,甚至放弃治疗的心理。目前,各种心理健康指导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其运用也逐渐广泛,但是以患者为中心,包括专业医师、护士、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治疗师的跨学科综合教育团队体系还没有完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指导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并将这种作用发挥最大功效。糖友们积极调节情绪,变换心境,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坚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克服糖尿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