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中医并无此名,但对“消渴”出现视力障碍则早有认识,根据临床表现,将该病统归于“视瞻昏渺”、“云雾移睛”、“血灌瞳神”、“暴盲”等范畴。
《河间六书》
《河间六书》指出“消渴可变为雀目或内障”,说明古代医家对消渴并发的眼病已有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日久,肝肾亏虚,目失濡养;阴虚致虚火上扰,灼伤目络;日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瘀阻于目;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寒凝血瘀,目络阻滞,痰瘀互结,最终均伤及于目。
中医辨证论治
本病以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增殖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以气阴两虚、肝肾不足、阴阳两虚为本,脉络瘀阻、痰浊凝滞为标。
以益气养阴,滋养肝肾,阴阳双补治其本;通络明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治其标。
临证要全身辨证与眼局部辨证相结合,首当辨全身虚实、寒热,根据眼底出血时间,酌加化瘀通络之晶。早期出血以凉血化瘀为主,出血怒止两周后以活血化瘀为主,后期加用化痰软坚散结之剂,微血管瘤、水肿、渗出等随证加减。
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
【主症】视物模糊、眼内出血、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消瘦、多饮、多尿、四末不温、舌质淡、苔白,脉细等。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以益气养阴,然而补益有余,但清虚热、化郁结之功不足,宜将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改为清热滋阴的玉女煎,再佐以地龙、益母草、丹皮等化瘀之品,共凑益气养阴、凉血化瘀之功。
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
【主症】视物模糊,目睛干涩,视网膜病变多为1~3级;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大便干结,舌暗红少苔,脉细涩。
【治法】滋补肝肾,润燥通络。
【方药】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加减】出血久不吸收出现增殖加浙贝母、海藻、昆布。
阴阳两虚
【主症】视力模糊,目睛干涩或严重障碍,视网膜病变多为4~5级;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酸肢冷,手足凉麻,阳痿早泄,下肢浮肿,大便溏结交替;舌淡胖少津或有瘀点,或唇舌紫暗,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益肾
【方药】金匮肾气丸以滋阴温阳益肾,临床上应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而谴方,如阴偏虚,因予杞菊地黄丸以养阴明目,阳偏虚者,宜用右归丸以温补肾阳。
【加减】血瘀出血的情况,应加用三七、生蒲黄、花蕊石等药以收化瘀止血之功。
针灸治疗
对于DR1~3级,出血较少者,可慎用针刺疗法,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光明、睛明、太阳、阳白、攒竹等穴,可分两组轮流取用,每次取眼区穴1-2个,四肢及背部3~5个。
针刺肾俞可补肾生精,滋阴清热;
肝俞既可以养血活血,又可条畅气机以达行气活血之功;
三阴交为脾经要穴,足三阴经交会之处,补之能调肝、脾、肾,旺后天之本,以养先天,肾充则肝不虚,且刺之还能收到活血化瘀之功,是标本同治之要穴。
光明为治眼病的经验效穴,睛明为局部选穴,可疏通眼部经络,刺之可使经气直达病所,以通经活络,行血逐瘀,利窍明目,系治标之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