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误区 > 糖尿病治疗中的十个“不等于”

糖尿病治疗中的十个“不等于”

2018-07-30 来源:糖尿病天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胰岛功能衰竭的1 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降糖药无法发挥降糖效果,必须借助胰岛素控糖。这类患者使用胰岛素,并不是说启用得越晚越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使用胰岛素,才能及时控制住血糖,控制并发症发生。

在糖尿病管理中,很多患者容易出现一些“想当然”的错误,比如说,我们总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饮食,采用饮食疗法,但这并不等于糖友就要挨饿,所以说饮食疗法≠饥饿疗法;再比如说,一些糖友知道体育运动有助于控糖,但是觉得自己每天的家务劳动就够多的了,完全不需要再额外进行体育锻炼,而实际上家务劳动≠体育运动。

饮食疗法≠饥饿疗法

一些糖友在疾病诊断之初,会认为糖尿病是“富贵病”,得了糖尿病之后,以后就得过“穷苦”日子,不能吃饱,每天都得饿着,要不血糖就会高。

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不能像得病前一样,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需要做饮食规划,每餐吃多少,吃什么,尤其是要限制食物摄入量,如果吃多了血糖就会高。但是这并不是说,得了糖尿病之后就得忍饥挨饿来控制血糖,因为挨饿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过度节食会导致脂肪肝,这是因为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机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葡萄糖,就会动用其他部位储存的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这样就会让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脂代谢需要脂蛋白,而脂蛋白的合成需要胆碱、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如果这些东西摄入不足、营养不良,不能合成脂蛋白,就会影响肝脏的脂代谢,导致脂肪在肝脏大量沉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节食也会造成节食还会造成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纤维素的摄入不足。在此情况下,机体就会产生代偿,使得糖、蛋白质等都转化为脂肪,堆积到肝脏。

另外长期饮食摄入不足,还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却铁、缺钙等问题。

所以说,饮食疗法≠饥饿疗法,饮食疗法为平衡膳食,每餐要有谷类、蔬菜类、肉类、豆类等食物,要使食物达到多样化,但每日能量摄入不超标。

保健品≠药品

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古已有之,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防治疾病时,配点中草药或买点中成药就把问题解决了,各种健身之道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当代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更加关注身体健康,保健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

可是很多糖友会对保健品抱有“过大”的希望,总是想着用保健品来代替药品,吃了保健品就把降糖药停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一些老年人还容易受到保健品促销人员的忽悠:这种保健品含有多种功能,可以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您吃了这种保健品,就可以把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都停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指出,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希望每位糖友都能够端正对保健品的认识。

使用胰岛素≠病重

相信很多糖友都会存在这样一个错误认识: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打胰岛素控制血糖,说明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认为胰岛素是控制糖尿病的最后一招!糖友会存在这种错误认识,是因为在一般的疾病治疗中,我们总会认为,打针不如吃药(打针的副作用会大于吃药),于是想当然的认为糖尿病患者打针也是不如吃药,如果吃药控制不好血糖,那么病情就很重了!

其实这种“打针不如吃药”的理论用在胰岛素身上,对胰岛素来说是蒙受了莫须有的“冤屈”,因为大家对胰岛素并没有真正认识,实际上糖友及时使用胰岛素不仅可使血糖控制及早达标、减少远期并发症,还有助于保护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糖尿病的发展进程。

对于胰岛功能衰竭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降糖药无法发挥降糖效果,必须借助胰岛素控糖。这类患者使用胰岛素,并不是说启用得越晚越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使用胰岛素,才能及时控制住血糖,控制并发症发生。

眼底没问题≠视力没问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糖友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害怕,怕有一天这种可怕的疾病会夺走自己的光明。于是特别在意自己的视力变化,对于一些病程长的糖友,会经常检测自己的视力,如果视力没有下降,就感觉很安慰,暗自感到幸运,还好还没有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是有一天,却突然出现了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等问题,而此时医生可能也无能为力。其实糖友的视力没问题并不等于眼底没问题。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在早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可以说是“不痛不痒”的,就像糖尿病早期症状一样,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身体没有异常感觉,直到身体检查才发现自己已经得上糖尿病很长时间了。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就要检查眼底,之后每年检查1次,如果发现眼底病变,要根据病情变化增加检测频率。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加需要定期检查眼底,是因为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眼底病变,因此,应行眼底镜检查,必要时还应当行眼底造影检查。

感觉好≠身体好

很多糖友觉得每天测血糖很麻烦,于是开始猜血糖。如果今天感觉身体很好,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认为今天的血糖是正常的。可实际上,糖尿病患者无法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确定自己的血糖水平,很少有人能猜对他们的血糖值。“猜”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已经出现神经病变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感觉异常,可能已经出现了低血糖但是并不自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后果很严重。所以说,血糖评估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这可能会将您置身于危险之中,也可能会让您的身体越来越差(长期高血糖而没有察觉)。

当然,不仅是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在早期都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它们就像小偷一样,悄悄偷走您的健康,待您发现时,可能为时已晚,因为这时健康可能已经被“偷走”了。这时,定期的身体检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血糖降低快≠药物疗效好

很多糖友评判药效好坏的直接办法就是看血糖降得快不快,如果降糖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血糖降下来,就认为是药效好,是“好药”。实际上,血糖降得太快,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影响。

(1)视力出现暂时下降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会影响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晶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率下降,发生远视,属暂时性变化,一般随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而迅速消失,不至于发生永久性改变,故不必配镜矫正,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不希望出现的,可是当血糖降得过快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3)造成血糖波动当血糖降得过快时,机体为了适应这种血糖变化,会动员机体的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导致反跳性高血糖,使血糖忽高忽低,很不利于病情控制。

家务劳动≠体育运动

一些家务劳动繁多的糖友一是认为家务劳动可以代替体育运动,二是由于自己很难抽出时间来运动,从而选择用家务劳动来充当体育运动,可是血糖却控制不好。

家务劳动需要进行特定的动作,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洗衣服,是活动双臂,身体其他部位得不到锻炼,而且这种单一部位的劳动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腰酸背疼等不良后果。所以说,家务劳动不能对身体发挥全面、系统的锻炼作用。

《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指出,做家务劳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所消耗的能量是1.4~3.6千卡,这样概念很模糊,我们通过比较来说明,步行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所消耗的能量是2.8~4.5千卡,骑自行车(速度<16公里/小时)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所消耗的能量是4.0千卡。一个人如果步行1小时或者骑车1小时可能会感觉有些累,但是如果持续做家务1个小时,恐怕就已经非常疲惫且腰酸背疼了,但是消耗的能量却较少。

虽然糖友不能利用家务劳动充当体育运动,但是只要在做家务时做一些小的改变,就可以增大运动量,来代替部分体育运动。比如说拖地时,不要只局限于胳膊的运动,可以在弯腰时挺直腰背,伸直胳膊,拖布前后拖动的过程中,要用胳膊带动腰背一起运动,这样在消耗更多能量的同时,还能带动全身多处肌肉运动。比如擦玻璃时,身体要距离玻璃稍远一些,使胳膊在伸直状态下刚能够到玻璃,稍高点的地方,可以踮起脚尖,不要移动身体,擦玻璃时可以有节奏的上下左右摆动胳膊,同时带动腰腿一起运动。

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糖尿病

很多人在体检中只查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正常,就觉得自己没有糖尿病。而实际上,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空腹血糖高而餐后血糖正常;第二种为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第三种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如果体检只查空腹血糖,那么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就不会被发现。日常体检一般只查空腹血糖,糖尿病高危人群还应主动要求查餐后2小时血糖。

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平时只检测空腹血糖,他们认为空腹血糖水平不会受药物以及食物的影响,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那么他们的病情就得到了控制。而事实却是,很多人的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血糖监测中千万不要漏查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能够控制好餐后血糖,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研究表明,餐后2小时血糖每升高1毫摩尔/升,死亡的威胁相当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升高7毫米汞柱。同样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也有关系,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而且也会加速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要加强餐后血糖监测,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正常≠糖尿病被治愈

一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糖可能会维持在正常范围,而认为自己的糖尿病已经被治愈了。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用量逐渐减少,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完全停用胰岛素可达数个月,其血糖水平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或处在正常范围内,这一时期为糖尿病缓解期,这一缓解时段称之为“蜜月期”。1型糖尿病患者在“蜜月期”仍需要按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自己,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好心态。

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般6个月到三五年不等),胰岛素用量可以很小,甚至可以不用降糖药。这一段可以摆脱降糖药治疗的时期也被称为“蜜月期”。这是因为在糖尿病早期,β细胞功能损伤是可逆的,通过早期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在这一时期,即使不通过治疗,血糖就能接近正常水平。和1型糖尿病一样,在蜜月期同样不能放松生活方式干预。

血糖达标≠高枕无忧

糖友在血糖控制达标后,仍然不可高枕无忧,还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及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还需要合理的饮食控制、规律的体育运动,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的基石。

即使血糖达标,如放松警惕仍然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脚部伤口会导致糖尿病足,因此脚部护理也不容忽视,要定期检查您的双脚是否有伤口、溃疡、水泡、红肿以及老茧等,经常受到鞋子挤压的部位要认真检查。对于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和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更加需要注意。不能弯腰或者无法将脚拉近观察的患者,可以使用镜子观察,一定要做到认真检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