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生活起居 > 世界微笑日:情绪差对糖尿病有害而无益,让我们一起笑一笑吧!

世界微笑日:情绪差对糖尿病有害而无益,让我们一起笑一笑吧!

2018-07-23 来源:糖尿病家庭调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也就是说,生气也能“气”出糖尿病来。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情绪创伤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

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生气“气”出来的糖尿病

张大爷有个儿子,今年30多岁了,整天不学无术,在社会上四处闲逛,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让张大爷操碎了心。

前些天因为拦路抢劫而入狱,张大爷听到这个消息时如晴天霹雳,当即晕倒。后来一段时间张大爷觉得浑身乏力,到医院一检查,张大爷得了糖尿病,医生说张大爷的糖尿病和生气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也就是说,生气也能“气”出糖尿病来。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情绪创伤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

其机制有三:

1、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精神紧张,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分泌大量的拮抗胰岛素的应激激素,使血糖不易控制,也加重心血管与神经系统的负担。

2、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血糖升高。

3、免疫功能下降。在应激环境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从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如果不良心理因素长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被固定下来,导致糖尿病。因此,医学上已把糖尿病归属于身心疾病范畴。

“闹情绪”闹出的酮症酸中毒

年逾五旬的章先生患糖尿病10多年了,由于坚持合理用药、控制饮食和适宜的运动,病情一直很平稳,没有发生并发症。

最近单位要提拔一位技术骨干充实到领导层,平日技术“顶尖”的他没能提拔,而比他技术水平差得多的同事却提拔了。

为此,他找单位主管领导谈话,并与领导大吵了一架,回家气得一夜未合眼。第二天刚上班就昏倒了,急送医院抢救,医生说是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

医生解释说:章先生出现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就在于“闹情绪”。因为人的血糖水平不仅受胰岛素的调节,而且也会受情绪的影响。

人在极度愤怒、恐惧、悲痛等负性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会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以满足大脑等重要脏器的能量需要。

糖友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一旦血糖升高,胰岛素则更加缺乏,致使血糖居高不下,这时会出现口干、口渴、多饮、无力、精神烦躁等症状。

如果糖友经常“闹情绪”,会导致血糖长期或反复居高不下,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引起病情恶化,并会促使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提前发生。

情绪不好,会有什么影响?听听专家怎么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李经主任说: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是普遍的,多发的,在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患心理障碍的人更多。

我国近年来的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8%左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李主任强调,人们一听到心理疾病就会把它和“疯子”联系起来;其实,心理疾病不等同于“精神病”。

心理疾病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某方面的不正常,并没有丧失批判能力,行为大多能够自我控制;

再者,他们自我感觉十分痛苦,但往往又不被他人理解,病情具有反复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

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刘破资指出:30%~40%的糖友存在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大概三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并发有心理疾病。

情况不太严重的,糖友可以通过自己的心理调节调整到正常状态;有些糖友自己没办法调节,就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来进行调整。

从糖尿病与心理病症的关系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激发、诱发与共病三种。

1、激发 得了糖尿病之后,由于无法完全治愈,产生了对病情等各方面的焦虑与担忧,从而引发了心理问题。

2、诱发 患者本身已经具有心理疾病的生理素质,得了糖尿病以后在易感的基础之上诱发了患者的心理问题。

3、共病 如果说不清是激发还是诱发,两种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存在、互为因果时,那么就属于共病现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吕仁和教授说:糖尿病已被公认为“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可以促使糖尿病的发生并可能加重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当病友被确诊为糖尿病之后,心理状态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带来一系列情感上的影响。

不同情况的病友,会做出不同的心理反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糖尿病患者特有的心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祝主任认为:若想控制好糖尿病,对糖友的饮食控制、病情监测、并发症的筛查,以及进行心理指导都很重要。

当糖友总是有失眠、焦虑的现象出现,总是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脑子里不停回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那么,这样的糖友就有可能患有心理疾病了。

北京回龙观医院科教办主任王健认为:糖人只有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积极的心态助你抗病

1培养健康的情趣

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乐以忘忧。积极良好的心态是最好的补品。

2正确对待疾病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要生病,对疾病的态度要采取“既来之,则安之;无病防病,有病早治”的态度。

而不能有“没有病,怕有病;有了病,怕治不好;治好了,怕再犯”的思想。这样东怕西怕,无穷无尽,会把自己拖垮。

正视现实,学习糖尿病知识,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擦亮眼睛”,筛选正确的诊疗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才是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3依靠团队

互帮互爱,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大家庭

以获得正确的指导和病友间的交流和支持。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学,艺术及体育活动,有利于消除精神紧张,培养良好的情绪。

4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是综合性的,同时与生活方式、行为及社会心理关系密切,病程呈渐进性。

所以,糖尿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其中教育是基础,需要医护人员、家人、朋友、糖友自己以及社会共同配合,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来帮助我们糖友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代谢紊乱。

5定期就诊

对于糖友来说非常必要定期到专科医生就诊咨询,不仅仅是取药,而是根据身体情况和病程,由专科医生选择性地做相关的检查,及时地调整治疗,解除病痛。不良的情绪常常和身体的不适相伴随。

音符

【结语】

世界微笑日,又称国际微笑日,是由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在1948年确立的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日期为每年的5月8日。

当我们为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生气,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时,要想到生气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而且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我们要退一步海阔天空,保持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态,以维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世界微笑日,让我们嘴角上翘,我们用微笑对抗地心引力带来的面容衰老,也用微笑释放善意,与世界和睦相处。在你对别人的微笑里,也会看到世界对你微笑。这样美好的特权,何必吝啬!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