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病程T2DM:利拉鲁肽治疗或增加高胰高血糖素血症发生率
摘要:一项研究发现,成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与使用安慰剂相比,尽管胰岛素分泌和C肽反应得到改善,但更容易发生高胰高血糖素血症。
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JCEM)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成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与使用安慰剂相比,尽管胰岛素分泌和C肽反应得到改善,但更容易发生高胰高血糖素血症。
加拿大多伦多西奈山医院西奈糖尿病中心的CarolineK.Kramer博士和同事分析了51名成人的数据,这些患者2型糖尿病的平均病程为2.6年,均参加了LIBRA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人员将受试者随机分组,每日皮下
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n=26;平均年龄59岁,62%为男性,73%为白人)或注射安慰剂(n=25;平均年龄57岁;64%为男性,68%为白人),3周内每周滴定剂量从0.6mg到1.2mg,再到1.8mg,然后维持1.8mg48周。
研究人员检测受试者基线、12、24、36周和48周时2h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受试者OGTT之后HbA1c8%或更高,开始给予
二甲双胍500mg治疗,每天两次持续2周,此后给予1000mg,每日两次。有6名受试者在研究期间需要使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组1例;安慰剂组5例)。
研究人员发现,利拉鲁肽与安慰剂相比,每次OGTT试验服糖后胰岛素和C-肽应答增强,而血糖漂移降低。
然而有趣的是,利拉鲁肽还导致未曾预计到的服糖后血胰高血糖素升高,首次出现在12周,并持续存在于48周治疗过程中。
利拉鲁肽组与安慰剂相比,胰高血糖素曲线下的增量面积显著较高:第12周(平均170.2vs65.4pg/mL),36周(平均162.2vs55.7pg/mL),48周(平均155.5vs45.7pg/mL)。校正糖尿病病程,排除需要二甲双胍治疗的6名受试者,结果仍然不变。
研究人员指出,利拉鲁肽组每次OGTT的反应模式有3个特点:空腹胰高血糖素与安慰剂组类似或较低,口服葡萄糖后血胰高血糖素偏移增强,血胰高血糖素浓度达峰时间延迟,利拉鲁肽组为口服葡萄糖后的60分钟,而安慰剂组30分钟达到峰值。
因此,该研究提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利拉鲁肽对服糖后胰高血糖素的急性抑制作用可能会丧失;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α细胞和胰岛对慢性GLP-1类似物治疗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