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个脚被截肢?糖尿病人该怎么泡脚最安全
摘要:内分泌科专家说,民间有“睡前泡脚,胜似吃药”的说法,泡脚是我国中医推崇的养生保健方法。临睡前泡个脚,加速血液循环,不仅有助睡眠,还有舒缓神经等保健作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泡脚要特别慎重,因为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感觉迟钝,对水的温度不敏感,很容易被烫伤。加上冬季气候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皮肤干燥,血糖波动,任何外部刺激都可能引起脚部的溃疡和感染。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冬季要特别注意护脚。
糖尿病人如何安全泡脚
67岁的杨奶奶患糖尿病多年,冬天一到,就已经穿上厚厚的棉袜和棉鞋了,可是双脚仍然冰凉。老伴儿建议他用热水泡泡脚,让脚热乎点。杨奶奶就用一盆热水泡了半个小时,身上都出汗了。跑完后发现双脚发红,没有在意就上床睡觉了。第二天起床后觉得双脚疼痛,脚上还起了好几个大水泡,老伴儿连忙送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双脚反复感染,虽然积极治疗,但最后还是截肢保命。
杨奶奶的案例并非个例,医院每年都会遇到好几个。内分泌科专家说,民间有“睡前泡脚,胜似吃药”的说法,泡脚是我国
中医推崇的养生保健方法。临睡前泡个脚,加速血液循环,不仅有助睡眠,还有舒缓神经等保健作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泡脚要特别慎重,因为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感觉迟钝,对水的温度不敏感,很容易被烫伤。加上冬季气候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皮肤干燥,血糖波动,任何外部刺激都可能引起脚部的溃疡和感染。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冬季要特别注意护脚。
勤查脚,早发现
要每天检查一遍脚,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重点是脚底、趾缝及脚部变形部位,每天检查双脚有无压红、破皮、水泡、裂口,皮肤温度、颜色、趾甲是否有异常,脚及小腿皮肤有无肿胀、溃疡、感染等。如患者视力差或年纪大,家属应帮忙检查。
勤洗脚,慎泡脚
每天用37度以下的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双脚;泡脚水温不要超过40度,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用白毛巾或浅色毛巾(便于及时发现脚部有无破损)擦干。尤其要注意保持脚趾之间的干燥,擦干后应涂抹如凡士林、硅霜类护肤品,易出脚汗的患者可选用无刺激性的干粉如爽身粉。
勤剪趾甲,专业修脚
洗完脚后及时修剪趾甲,沿甲缘修剪成光滑的弧度,除去尖锐部分,不要剪得过深或剪出血。有些病人趾甲非常厚,可以请专业人员修剪,脚底发生
胼胝或鸡眼时,一定请专业医生治疗,千万不要让街头路边修脚的人修剪。
避免损伤,及时就医
避免烫伤,不能用电褥子和热水袋,不洗桑拿浴,不用温热型的家庭用理疗仪;避免冻伤,外出锻炼穿保暖的鞋子,如果鞋子被雪水打湿应及时更换;避免不良行为,首先是戒烟,吸烟可以引起血管收缩,严重者容易有周围血管病变。其次不要长时间翘二郎腿,以免阻碍下肢血液循环。因某些创伤造成感染,哪怕是发生小的破溃也要马上用生理盐水清洗,用无菌纱布包扎,最好去医院由医生处理。就医时,提醒医生检查一下脚,趾甲嵌在肉里时请医生帮忙,当出现
甲沟炎时马上就医。
运动要适当,护肤当仔细
运动项目以舒缓为主,如散步、慢跑、游泳、
太极拳等。运动时间不宜太长,每天30-45分钟即可,不宜超过一小时。运动要量力而行,不要参加剧烈和竞赛性项目。冬季汗液分泌少,皮肤易干裂,洗脚后可用润肤霜均匀涂在脚部和小腿上。如果有严重的足跟皲裂,可到医院开一些特殊的润肤品。
要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每天测血糖,尽可能将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到正常范围。每半年应到医院做一次危险因素的筛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