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最懂糖尿病的人走了!他首创的“三五防糖法”让诸多糖尿病患者受益良多!

最懂糖尿病的人走了!他首创的“三五防糖法”让诸多糖尿病患者受益良多!

2017-10-24 来源:控糖研究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2017年9月4日凌晨四时,我国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而辞世,终年73岁。仅以此篇纪念向教授,并分享他首创了“三五防糖法”。

   2017年9月4日凌晨四时,我国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而辞世,终年73岁。仅以此篇纪念向教授,并分享他首创了“三五防糖法”。

 
  糖尿病“五驾马车”一词曾红遍全国,同时这也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了一个名字——向红丁。他生前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
 
  多年来,他首创了“三五防糖法”,让国内诸多糖尿病患者受益良多!而今他常说的这些抗糖良言,我们再也听不到了!
 
  第一,你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3句话总结中国糖尿病
 
  第一句话叫:病人剧增——病人特别多
 
  第二句话叫:危害巨大——并发症能造成残废和死亡。
 
  第三句话叫:可防可治。
 
  全国一共13亿人,一半人和糖尿病的关系特别密切。但另外6亿人谁敢拍胸脯说,明天不得糖尿病?糖尿病就游走在我们每个人中间。
 
  具体预防方法,我总结了五个要点:
 
  多懂,少吃,勤动,放松,必要时服药
 
  说简单点,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放松心。不论是治疗糖尿病,还是预防糖尿病,都必须要做到这几条。
 
  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了大鱼大肉
 
  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改革开放之前,长期的贫困锻炼了中国人很“抗饿”,一顿饱饭可以饿两天,禁得住饿,可以说有“饿不死的基因”。这种基因在贫困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有这种基因才能活下来了。
 
  改革开放后,突然富裕起来了,这种基因还在那在积攒能量,所以没吃几天饱饭,可能就变胖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就来了。
 
  所以吃饭还是得悠着点,还是要吃穷一点!
 
  很多糖尿病是自己作出来的!
 
  1、对糖尿病无知:对糖尿病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怎么查,也不知道怎么样预防。有的人并发症很严重了,才重视糖尿病,这就是为无知而付出的代价。
 
  2、吃得太多:肥甘厚味太多,热量摄取太多,造成体重增加、血脂增加甚至是血压增加,最后血糖增高。
 
  3、体力活动太少:“下楼坐电梯,出门就打的,凡事用遥控,少动多休息”这种生活方式肯定会导致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以后,就很容易得糖尿病。
 
  4、心理焦虑:生活节奏快多了,生活的变数也大多了。这种紧张、焦虑就使人身体里升高血糖、升高血压的激素分泌增多,这样就会导致高血糖高血压。
 
  第二,如何预防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常量量自己的腰围
 
  预防糖尿病,大家应该经常量量自己的腰围,如果裤腰带越长,表明肚子越大,腹部的脂肪也就越多。
 
  控制自己的体重先要从量腰围开始,男同志一般是二尺六(87厘米),不超过二尺八(93厘米);女同志一般是二尺四(79厘米),不超过二尺六(87厘米)。
 
  运动是一剂神奇的药
 
  运动是一种神奇的药物,可以有效干预糖尿病。
 
  60岁以上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45~60岁每天40分钟以上,45岁以下的每天1个小时以上;有些老人不宜激烈运动,要量力而行,可是试试快走、慢跑、骑车、打球、游泳、踢毽子、跳舞。
 
  第三,得了糖尿病怎么吃?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吃呢?“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吃没有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四条腿的是什么?——猪、牛、羊。(这些肉的脂肪是饱和脂肪酸,而且比较多,不是不能吃,但是不要全吃这种肉)
 
  两条腿的是什么?——鸡、鸭。(这些肉看上去油水特别大,但是它油里面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较多)
 
  没有腿的是什么?——鱼。(鱼的脂肪酸是不饱和程度最高的,而且它的蛋白质丰富,对人体比较好)
 
  一条腿的是什么?——蘑菇。(蘑菇含蛋白质、氨基酸很多,基本上不含什么脂肪,对健康最好)
 
  血糖不好,少量多餐!
 
  关于怎么吃,除了上面这个原则,还有一个原则:少量多餐!
 
  少量,可以让这顿饭以后的血糖不太高。
 
  多餐,下顿饭前没饿的时候就开始吃东西,不至于引起下顿餐前的低血糖。
 
  这样血糖是比较稳定的,对身体是比较有利的。有的糖尿病人,血糖不好,分餐了以后,血糖就好了。所以建议,少量多餐!
 
  糖友吃饭,粗粮是宝
 
  小米:小米含有维生素B1,对糖尿病患者的手、足和视觉神经均有保护作用。
 
  薏米:薏米中含有可令血管扩张的物质、有益于高血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患者。
 
  黑米:黑米色素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能预防动脉硬化。硒可调节体内糖类的正常代谢,降低动脉硬化及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红小豆: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含有较多的皂角苷,能解毒、利尿,对心脏病、肾病水肿有一定的疗效。
 
  绿豆:提供的热量值比其他谷物都低,适合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能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抗过敏、增强食欲、清热解毒。
 
  糖尿病人睡觉有4个“不宜”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糖尿病可算得上是一大顽疾,让很多人苦恼不已,因为不能根治,而且需要时时警惕和注意,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做,所以糖尿病人们可谓是苦不堪言。其实,除了吃,糖尿病患者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只有注意了这些才能保持自己的血糖正常。
 
  睡前不宜多吃
 
  首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睡前尽量少进食。很明显,进食后胃肠蠕动增强,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肠部,此时,流向头部、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同样也会造成脑部缺氧。因此,高血糖患者睡前2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以便尽量减轻身体各器官的负担。
 
  枕头不宜太高
 
  其次,睡觉的时候,枕头别太高了。我们常常会说“高枕无忧”,这话当成语用用就可以了,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还是不要亲自去实践,我们不可以让自己的枕头太高了。因为血糖过高的时候,血液就会随之变得黏稠,流速自然比正常人慢了,在睡眠这样的平和时期就更慢了。
 
  此时如果再睡高枕头,那么血液流向头部的速度就会减慢,血流量也会减少,大脑可能发生缺氧,不仅睡醒后很容易产生困倦、疲劳的感觉,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被子不宜太厚
 
  另外一点就是,高血糖患者睡觉时候不宜盖厚棉。睡觉时如果用又厚又重的大棉被盖在身上,一方面很容易让人觉得呼吸不通畅,影响各器官的供氧;另一方面可能使全身血液循环受阻,血流变慢,导致大脑供血障碍和缺氧,严重时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诱发脑卒中,这是相当危险的后果。
 
  不宜吃安眠药
 
  最后一个是针对总是失眠的高血糖患者来说的,那就是慎服安眠药。对血糖高的人来说,睡前要注意不要为了能进入睡眠而服大量的安眠药。这些药物会在不同程度上减慢睡眠时的血液流速,并使血液黏稠度相对增加,导致血压降低、血液流速更慢,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大家对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当然,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疾病,确实是比较烦人,尽管如此,还是希望每位患者朋友放松心情,努力让自己睡个好觉,只有休息好、心情好,才能更好的拥抱健康。

  患者教育是医生的首要职责
 
  1996年我参加了一次国际糖尿病联盟太区大会,会上,一位澳大利亚的学者介绍了他们预防糖尿病的经验,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两个社区作为试验对象,其中一个社区仅作观察,另一个社区则做了三件事,分别是少吃、多走、放松。5年后,做了这三件事的社区心的糖尿病人数仅为没有做的社区的一半,可见这三件事对于预防糖尿病有效果。
 
  我由此想到,这三件事执行起来并不难,而且效果还这么好,何乐而不为呢?那个时期,我们的民众糖尿病防治知识显然不够,糖尿病教育的力度不大,所以要想不得糖尿病,还得多学一点儿。所以刚开始我提出的防糖是“四要点”,“多懂一点儿、少吃一点儿、勤动一点儿、放松一点儿”。
 
  “药服一点儿”是最后加上去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而是代谢的一部分。有代谢综合征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所以必要的时候要服点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其他问题,如血压高、血脂异常、血黏度高等,也有利于糖尿病的预防。而且有些药物,如二甲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类和格列酮类降糖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延缓糖尿病发生的作用。故此,我又提出了第五个要点——“药服一点儿”。
 
  在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中,第一驾马车就是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我经常跟同行交流,大家的共识是做好患者教育是医生的首要职责。
 
  这驾马车的意义在于,让糖尿病患者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对待糖尿病,有效地治疗糖尿病。从事糖尿病防治领域的医生要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同时也要对其家属、各级领导以及整个社会进行糖尿病防治的宣教,让大家都行动起来。
 
  因为,对糖尿病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有研究发现,多数糖尿病患者得到明确诊断之时,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中患糖尿病8~10年之久,许多患者已经有了相当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甚至已经接近失明、肾衰或截肢的边缘。许多人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觉得“能吃能喝身体好”、“有钱难买老来瘦”来安慰或麻痹自己,结果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许多人不知道糖尿病应该怎样去检查,怎样处理,或有病乱投医,随便听信一些巫医的话,使得病情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任其发展。所以,大力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懂得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如何检查、如何治疗是极为重要的,这是糖尿病防治领域的医生的重要职责。进行糖尿病防治教育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坚持,一定会使我们的国家糖尿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明显下降,使个人、家庭、单位,以致于国家免受很大的损失。目前,糖尿病的教育工作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做得太不够了。
 
  尤其是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更应该加强糖尿病的教育,因为这些人是糖尿病的后备军,使他们不发展至糖尿病,就可极大地降低糖尿病宣传教育,加紧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教育是一种省力而有效的糖尿病预防措施。教育的重点是了解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监测、预防和治疗方法。明确糖尿病的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糖尿病病情监测的原则,知晓糖尿病人的管理方法,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等。
 
  我经常跟年轻的医生们分享,糖尿病患者首先是人,每日每时都有着思想和心理活动,这些活动都会显著影响糖尿病的控制。所以医生要鼓励患者保持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和安定、平和的心态,既不慌张失措、过分紧张,又不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而是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所以讲,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做患者教育,医生和患者是双赢,糖尿病治疗做到“治必达标”,主要的达标项目包括:体重达标、血压达标、血糖达标、血脂达标和血黏达标,这样,患者就可以远离糖尿病并发症,相对健康,颐享天年;医生也会很有成就感。
 
  向红丁教授首创的“五驾马车”控糖原则
 
  美国著名糖尿病学家焦斯林曾说过:“糖尿病人就像是古代战车上的战士,他驾驭的战车是由三匹马牵引的,那就是饮食疗法、胰岛素疗法、运动疗法。驾驭好一匹马需要技巧,驾驭好两匹马需要智慧,若想驾驭好三匹马,必须是一位杰出的驯马师。”在此基础上,我提出糖尿病“五驾马车”治疗原则。
 
  1.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其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必须调整心态,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必惊慌失措,而应该保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心态,“既来之则安之”,正确对待糖尿病。
 
  2.饮食治疗。其目的是使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用餐,为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原则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五匹马”中的“驾辕之马”。
 
  3.运动治疗。其目的是让病人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
 
  4.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可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脂等药物科使病人维持全面正常的状态。
 
  5.病情监测。病人需定期监测血、尿等各项指标,进行心电图及眼底等检查,根据病情指导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