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副作用面面观
摘要:每种西药在上市使用前都做过不同剂量和使用不同时间的毒性药理试验,只有通过的药物才能上市(也就是在医院和药店中能买到)。而且上市后,也在不断收集`副反应的信息。
每天出门诊时,常有一些糖尿病病友,纠结于是否用药。不用药吧,怕病情严重,血糖进一步恶化。用药吧,又怕形成药物依赖,或是损伤肝肾功能等。还常常见到一些病友已患病数年,血糖也经常居高不下,却仍然不敢用药,使高血糖在其体内肆虐,过早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糖尿病并发症。还有一些人,因为惧怕“西药损伤肝肾”,几经周折,试遍所有见诸媒体的“中药”、“生物药”,最终又不得不选择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每当这时,我常常唏嘘感叹,假如时间能够倒流,假如他(她)一开始就果断用药,假如他刚得病时就能够接触到正规的糖尿病教育,那又该是怎样的不同结果呢?
西药到底是否损伤肝肾,损伤是否不可避免
每种西药在上市使用前都做过不同剂量和使用不同时间的毒性药理试验,只有通过的药物才能上市(也就是在医院和药店中能买到)。而且上市后,也在不断收集药物副反应的信息。一旦副反应信息达到撤市要求就会停止出售,从医院和药店中“销声匿迹”。我们现有的口服降糖药,比如
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在临床使用都已超过20年以上,二甲双胍已接近60年,而且使用得更加普遍,本身就说明了这些药物的安全性。
那么为什么常听人说服西药损伤肝肾呢?这种说法可能来源于比较认同中医中药的人们,也可能是一些后来的药物,有些是“
中成药”(其实里面很可能混有西药)为了打开自身的销路,精心营造的“经典说法”。试想他要卖给你的药是他刚做出来的,或以前没有多少人用过的,有些连药物批号都没有,只好注上“食”字号,甚至连“食”字号都不确实,又拿什么去吸引消费者和患者呢?因此大家切不可被“西药损伤肝肾”说法迷惑,而“舍财舍身"。在问题不太明确时,应该多方求证,不能相信一面之辞,哪怕是媒体或某某“权威”说的,尤其要谨慎能从中获利者的说法。
那么西药到底是否损伤肝肾呢?应该如何判断呢?我们既不能轻易肯定,也不能轻易否定。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即“以身试药”,当医生建议使用时,应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尝试使用某种西药时,可以观察降糖效果,有无低血糖,血糖是否能稳定控制,服用后是否舒服,有无过敏反应等。用药半年内可以测2-3次肝肾功能(第一、三、六个月),如果检测结果都没有问题,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因为虽然西药相对久经考验,更被临床医生所了解,但毕竟人各有不同,对一些本身有肝肾问题者仍需小心谨慎。无论怎样,较频繁检测,以事实为依据,会比盲目相信或一概否定要可靠得多。
西药降糖药是否存在依赖性?使用西药降糖是否必须持续用,药量需要调整吗?
对药物是否有存在依赖性,取决于患者自身情况,而不取决于是否用药。在血糖很高的情况下,不用药,仅靠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往往不足以控制血糖,这时是需要使用降糖药的。用降糖药降低血糖很像是打仗,当敌人压境或大敌当前时,往往要调集优势兵力(使用多种口服药甚至联合使用胰岛素),打一场攻坚战(强化降糖);一旦击溃敌人(血糖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则可以调整兵力(调整降糖药,适当减少种类或剂量),也有一些人是可以暂时完全停药(时间长短不定,需观察决定,长则逾年,短则几日),但需要饮食和运动继续配合,否则胜利成果会很快消失,必须乘胜追击(保持血糖稳步控制,减少血糖波动,达到身体和精神的最佳状态)。为了维持胜利果实,避免敌人再犯,往往需要一定的兵力做好“维和”工作(有些药物不被撤掉,起到日常维护作用),这也是战事(控制糖尿病)需要。是否能迎来长久的和平(糖尿病治愈,不再需要使用任何降糖药,甚至也不需要继续注意饮食和运动了),解散军队,销毁武器呢?恐怕凭常识就可以明白,这样很不安全,因此往往只可裁军(减少药物),不可“灭军”。因此在强化降糖后的维持阶段是否需要用药,用哪些药,使用何种剂量,需要依势而定。这与患者的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状态,饮食和运动情况,体重情况等都有关系,也与患者以往的血糖控制情况息息相关。以往血糖一直控制较好,胰岛功能保存相对较好,往往维持用药可以降到最低限度;以往血糖控制不好或未正规治疗的年头较多,胰岛功能则丧失较多,有时加上多种药物都无法达到满意控制时,往往需要合用一定量的胰岛素。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状态,这种需要多种药物治疗的情况,并不是药物治疗造成的,而是缺乏或不当药物治疗的结果。切不可讳疾忌药哦。
维持用药的情况往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套治疗方案,往往都会有季节性调整(往往气温越高,血糖越低,也与室温有类似关系),临时性调整(比如在感冒、进食障碍、腹泻以及其它情况时)和顺势调整(良性循环时越来越好或恶性循环时越来越坏)。因此掌握药物既往使用情况和效果,仔细分析,借鉴于他人往往必不可少,而这一点往往是与医生共同探讨来实现的,因此看病时需把以往资料一定准备充足。
糖尿病到底能否治好
糖尿病是各种不良因素聚集、发展、损害的表现,比如饮食热量过高、运动消耗过少、情绪高度紧张、体重超标、
遗传作祟等等。当我们思索能否治愈糖尿病,多数指的是在不依赖于药物的前提下血糖长期维持正常。这就需要消除上述的不利因素并且挽回高血糖带来的胰岛功能受损,而这两点往往都有一定困难,甚至是不可能长久被消除的。
比如一个人有糖尿病家族史,家族中其他人多在40-50岁间发病,而他在其发现自己血糖刚刚偏高时(下手较早),即严格控制饮食并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始终没有使用降糖药,在他年过60岁时,仍仅靠上述手段维持血糖正常。这种情况是否算糖尿病治好了呢?并非如此,这只是他长期坚持生活方式的调整,而推迟了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而易患糖尿病的遗传素质和一旦放松,血糖就会升高的本质,丝毫不曾改变。
人们应该警惕的是,不要为了达到治愈,盲目对待自身的做法。大家企望的真正的“治好”,往往是无需进行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情致等),无需用药,也能维持血糖正常,这是一种正常的、完全可以理解的心态,是人类抵抗疾病,努力生存的本能所固有的。没有使用药物的患者,往往需要采取较严苛的生活方式控制(适度为好,但有些几近苛刻,有些甚至产生了严重营养不良)。这样即便血糖还能维持不高,而一旦放松警惕,仍难以维持血糖正常。
有些人逐渐养成了对饮食过度控制的习惯。他们似乎认为只要不用药,就说明自己还没有得糖尿病或糖尿病很轻。结果由讳疾忌医变成了讳疾忌药。本来是想回避疾病,结果变成了回避用药。但随着病程的进展,仅靠生活方式调整血糖控制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避免服药,有些人就会进一步减少饮食,使体重不断减轻,身体也因控制过严而饱受摧残。结果是又从讳疾忌药发展成了讳疾忌食。这样即便是不用药也能使血糖基本正常,而对于赖以生存的食物却产生了欲食不敢,欲罢不能的惆怅,难道这就不是一种病态吗?这也并不是所谓“治愈糖尿病”,而是被糖尿病“制服”,全无生活质量,终日斤斤计较,焦虑紧张,不得安宁(包括家人)。因此与其费尽心思不服药,结果是假治愈,真受罪,还不如勇敢地面对糖尿病,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后,适时适度用药,不断监测评估,科学理性调整,以达到生活质量的最大化。
因而,与其纠结于治愈,不如专注于控制。劝
糖友们不再关心能否治好,而要在意能否活好。“治”在这里实实在在应该是一个“制”,也就是“控制”和“驯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