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误区 > 糖尿病饮食误区典型案例及剖析!

糖尿病饮食误区典型案例及剖析!

2017-08-18 来源:糖尿病大夫王志宏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没有良好的饮食控制,再好的药物也是枉然。然而,在饮食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某些错误观念的误导,患者经常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结果非但没能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反而对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没有良好的饮食控制,再好的药物也是枉然。然而,在饮食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某些错误观念的误导,患者经常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结果非但没能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反而对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下面,笔者结合一些真实案例,就临床常见的饮食误区逐一加以剖析和点评,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友有所帮助。

  误区一、饮食疗法=饥饿疗法

  临床实例:张大爷最近因为口渴、多食、消瘦,去医院一查结果是糖尿病。医生告诉他,糖尿病属于“富贵病”,与“吃”有很大关系,病人应该“少吃多动”。张大爷觉得这话有道理,可不是嘛,在过去“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里,压根就没听说过“糖尿病”这个词。回家以后,张大爷开始严格限食,即便有时饿的饥肠辘辘、心慌手抖也绝不多吃一口,直到一天夜里出现了低血糖昏迷,多亏发现救抢及时,否则可能连命都搭上了。

  专家点评: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合理的饮食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糖、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少数轻症糖尿病患者甚至只需控制饮食便能使血糖维持正常,因此,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饮食控制?忍饥挨饿。如果病人进食量太少(每天主食低于150克),很容易出现低血糖,而低血糖又可引起血糖反跳性升高(即“苏木吉现象”),导致血糖大幅波动乃至失控。不仅如此,由于热量摄入不足,还会造成体内自身脂肪及蛋白质过量分解,导致饥饿性酮症、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

  因此,合理的饮食治疗应该是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因人而异、适当地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即根据病人年龄、胖瘦、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适当地控制进食量,而不是一味地忍饥挨饿。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人每顿主食不超过2两,不低于1两;主张少食多餐,即把正餐的主食匀出一小部分(如半两主食或者一个鸡蛋)作为加餐用;可以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各种绿叶蔬菜。

  误区二:得了糖尿病,只能吃粗粮青菜

  临床实例:自从查出糖尿病以后,李大娘就过起了苦行僧式的生活:鸡鸭肉蛋一概不吃,顿顿是粗粮青菜,就连最爱吃的水果也彻底拜拜,生活水平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虽然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但时间一长,体质明显下降,经常头晕、乏力,隔三差五就感冒,最近还查出患有贫血。

  专家点评:其实,李大娘的做法并不可取。糖尿病饮食治疗一方面要控制热量摄入,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保持膳食平衡。我们每天都需要从食物当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但没有哪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这就需要饮食多样化而不能偏食。简单地说,对糖尿病人吃什么并无太多限制,关键是吃的量要合适。

  误区三、主食少吃,副食不限

  临床实例:患了糖尿病以后,张阿姨每顿饭主食比过去吃得确实少多了,但鸡、鸭、肉、蛋等副食品的摄入量却明显增加,平常肚子饿了,就用坚果类零食来垫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阿姨发现自己血糖控制得并不好,她不禁有些纳闷,自己吃得并不多,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专家点评:糖尿病饮食治疗法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而热量不光来自主食,同样也来自副食,因此,饮食治疗既要控制主食,也要控制副食。

  主食(米、面等)固然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副食(鸡、鸭、鱼、肉、蛋、各种坚果等等)所含的热量同样不可忽视。1克碳水化合物产4千卡热量,1克蛋白质也产4千卡热量,而1克脂肪可产9千卡热量。副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人体后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如果副食吃得太多,同样也会升高血糖。不仅如此,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还会导致肥胖,使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有些糖尿病友经常花生、瓜子不离口,认为这样可以减轻饥饿感。殊不知,坚果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100克坚果(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所含的热量相当于200克主食,30粒花生米(约12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汤匙植物油(10克)或者25克面粉或大米。因此,坚果类的零食不能随便吃。

  张阿姨尽管主食吃得很少,但血糖总控制不好,就是因为副食及坚果类零食吃得太多。

  误区四、为求限食,不吃早餐

  临床实例:李女士是一位新诊断的糖尿病人,为了控制饮食,她早餐仅仅喝袋牛奶经常不吃早餐,或而不吃主食,以为少吃一顿可以更好地限制热量。

  专家点评: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任意“减少餐次、饥饱不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不吃早餐,很容易引起午餐前低血糖,这样病人午餐的进食量势必增加,致使餐后血糖明显升高,造成一天当中血糖大起大落,不利于病人血糖的平稳控制。所以,糖尿病人进餐一定要定时、定量,必要时,还需在三餐之外加餐。但要注意:加餐并非增加全天的总热量,只是从全天的总热量中分出一部分(例如,可把正餐的主食匀出1/4的量作为加餐用),用于两餐之间(上午9时、下午3时)或是晚上临睡前的加餐,睡前的加餐可以选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因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的速度较慢,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

  误区五、多吃点没关系,加大药量便可

  临床实例:老刘是一家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每天应酬不断,顿顿不是喝高了,就是吃多了,饮食控制对他简直难于上青天。没有办法,老刘只好加大降糖药的用量,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而不必再担心血糖升高了。

  专家点评:不少糖尿病友认为,多吃点不要紧,增加点降糖药(或胰岛素)就能抵消,这种观点是不对。这种做法就好比“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多食势必会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加速胰岛功能的衰竭,最后导致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加大药量,药效未必相应增加多少,反而会增加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因此,多吃饭多吃药的做法并不可取。

  事实上,不论是那种类型的糖尿病,不管糖尿病的轻重如何,也不管病人是否已接受药物治疗,都不能放松对饮食的控制,因为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只有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否则,即便药物再好,疗效也要大打折扣。

  误区六、水果含糖量高,绝对不能吃

  临床实例:郭女士格外爱吃水果,在得糖尿病之前,经常拿水果当饭吃。不过,自从查出糖尿病之后,郭女士不得不就此“忍痛割爱”。

  专家点评: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这些对糖尿病人都是有益的。水果中的糖分以果糖为主,此外还有少量葡萄糖及蔗糖,而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与,因此,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mmol/L)的前提下,允许少量吃些水果,而不必一概排斥。

  各种水果的含糖量都不一样,草莓、柚子、樱桃、西瓜含糖量较低(不到10%),冬枣、山楂、柿子、荔枝、桂圆、甘蔗含糖较高(约为20%)。建议糖尿病人尽量选择那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把水果作为加餐,放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吃;将水果所含的热量计入全天总热量之内,并从主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譬如吃200克桔子或苹果就要少吃25克主食。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控大于7mmol/L左右)或血糖波动较大,则暂不宜进食水果,此时可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作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作选择。

  误区七、“吃干”或“喝稀”,对血糖的影响都一样

  临床实例:王大娘前不久曾因糖尿病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控制得很好。出院后王大娘继续按照原方案治疗,前两天去医院复查,发现早餐后血糖很高。医生后来了解到,王大娘早餐有喝粥的习惯,餐后高血糖与之有关,于是建议她早餐改吃干粮,几天后,王大娘再去复查,餐后血糖果然恢复正常了。

  专家点评:研究发现,糖尿病人进食等量大米做成的干饭和稀饭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喝稀饭的病人餐后血糖显著升高。这是因为煮烂的稀饭很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胃排空时间比较短,故餐后血糖上升得较快、较高。相比之下,干饭消化、吸收及排空较慢,因而餐后血糖上升得较缓、较低。糖尿病人早餐后、午餐前的血糖处于一天当中较难控制的时段,如果早餐坚持吃干粮,将有助于此间的血糖的控制,进而有利于全天血糖的控制。所以,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友应改掉喝稀饭的习惯。

  误区八、“无糖”食品,多吃点无妨

  临床实例:赵女士对甜食一向情有独钟,经常把冰激凌、小甜点当饭吃。自从患上糖尿病之后,医生建议她尽量别吃糕点,这让她简直难以忍受。后来,赵女士发现超市里有无糖糕点出售,这不禁让她大喜过望,每次逛超市,都要大包小包地采购一批,回到家里无所顾忌地猛吃一通,用她的话讲:“反正不含糖,多吃点也不要紧”。不过没多久,她发现血糖水平再次反弹。

  专家点评: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无糖食品”不含糖,因此,可以随便吃而无需控制。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只不过是不含蔗糖而已,有些则是加入了甜味剂(如木糖醇),这些甜味剂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热量。但是,“无糖食品”毕竟都是淀粉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多了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友不可被“无糖”二字所迷惑,不加节制地大量食用。需要说明的是,无糖食品没有确切降糖疗效,不能用它来取代降糖药物。

  误区九、凡是甜的东西,就决不能吃

  临床实例:李女士平时很喜欢吃甜。但自从三年前查出糖尿病以后,就再也没碰过“甜”食,因为她听周围很多病友讲:糖尿病是吃糖或“甜”食过量造成的。

  专家点评:“甜食”不完全等同于“糖类”。自然界中的甜味剂,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外,还有糖精、木糖醇、山梨醇、阿斯巴糖、蛋白糖等“非糖甜味剂”。这些“非糖甜味剂”虽可增加食物的甜度,但不会增加食物的热量,市售的糖尿病“代糖”食品,就是用它们来添加“甜”味的。所以,加入甜味剂做成的食品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的。

  需要注意的是,“代糖食品”毕竟还是由淀粉作的,如果不控制摄入量,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

  误区十、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临床实例:王大伯是一位老糖尿病友。不久前,在一次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上听说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具有降糖、降脂、通便等多重功效。从此以后,王大伯顿顿吃粗粮窝窝,细粮干脆一点也不吃。

  专家点评:多吃点粗粮的确对糖尿病有益,但不可矫枉过正,一点细粮也不吃。事实上,就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言,粗粮和细粮相差无几,大体都在75%~80%之间。区别在于粗粮(玉米、小米等)富含膳食纤维,后者除了能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还具有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因此,对于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但如果粗粮吃的太多,就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主食还是粗细搭配为好。

  误区十一、严格限水,口喝也不敢多喝

  临床实例:春节过后,彭先生不明原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身体明显消瘦,后经医院检查确诊是“2型糖尿病”。在他看来,多尿与喝水多有很大关系,为了减轻尿频、多尿症状,他严格限水,即使再渴也不肯多喝一口,直到有一天,彭先生因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住进了医院。

  医生点评:彭先生的这种做法显然不妥。糖尿病人多尿不是由于喝水多,而是因为大量葡萄糖经尿排出,导致渗透性利尿的结果所致,而口渴、多饮恰恰是机体对高血糖及体内缺水的一种保护性调节反应。如果糖尿病人严重脱水而又不及时补充的话,将会进一步加重高血糖及体内高渗状态,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严重者会发生“高血糖高渗昏迷”而危及生命,彭先生的经历就是过度限水惹的祸。因此,糖尿病人只要没有浮肿,心、肾功能正常,就不要盲目限制饮水,每天进水量至少应达到1500~2000亳升。小便量越多,越要多补充水分,盲目限水会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血粘度及血糖增高。

  误区十二、光注重食材,不讲究烹饪方法

  临床实例:患上糖尿病以后,刘女士在医生的建议下,由过去顿顿荤食改为荤素搭配,但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甚理想。通过了解,发现问题出在烹饪方式上。刘女士虽然荤食吃的少了,但做菜放油太多,而且经常吃一些煎炸食品(炸香春芽、炸萝卜丸子等),而油脂吃得太多同样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剩。

  专家点评:许多糖尿病人对“吃什么”以及“吃多少”都很在意,但对菜的烹饪方式却不那么讲究。其实,后者也是饮食治疗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制作菜肴的过程中,如果烹饪方法不得当,在菜肴中加入了大量的油、淀粉、调味品,无形中就会增加菜的热量,不利于血糖控制。建议糖尿病人尽量采取凉拌、清蒸、水煮等烹饪方法,尽量避免煎炒、油炸及用淀粉挂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