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目前还都无法根治。所以,一定要警惕一些虚假广告和用药误区,做好与糖尿病长期作战的准备。
一、迷信虚假广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目前都还没有根治的办法。
但有些无良媒体发布虚假广告,一方面渲染夸大西药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宣称可以用中药彻底根治糖尿病。许多糖尿病人被误导,擅自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改服中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
临床实践充分证实,药物治疗需要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不把好饮食这一关,降糖药物再好,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有些病人对此不了解,认为用上药之后,多吃点也无妨,并试图通过增加药量来抵消多进食,这是很不明智的。这样做,不利于血糖控制、容易使身体发胖、加重胰岛素抵抗,而且,还会增加胰岛负担,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三、光吃药,不监测
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的疗效逐渐下降,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患者吃药以后就不再复查血糖,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一旦发生药物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临床上有些病人虽然一直没断吃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糖尿病人在服药的同时,还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出现了“药物失效”问题,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见好就收,擅自停药
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有些病人经过药物治疗,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还应继续维持用药,同时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五、降糖图快,超量服药
人体的内环境需要相对稳定,往往对血糖骤变难以迅速适应,所以,在控制血糖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有些患者为了尽快把血糖降下来,往往擅自加大用药剂量,结果导致病人头晕目眩,甚至严重低血糖发作。因此,在使用降糖药物时,一定要遵守医嘱,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
六、东施效颦,忽视个体化用药
有些患者往往看别人吃什么药好,自己也跟着吃什么药。殊不知,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代谢性疾病,不同患者之间以及同一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其病理机制、胰岛功能、伴随疾病以及血糖谱特点均有很大差别。
因此,临床用药应当个体化,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糖尿病类型、身体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择用药。
举例来说,两个
2型糖尿病患者,一位体形肥胖、空腹血糖偏高,另一位明显消瘦、主要是餐后血糖高。前一位患者适合用
二甲双胍,因为双胍类降空腹血糖效果较好,而且还可以辅助降低体重;后一位患者则适合用短效胰岛素促泌剂,因为这类药物侧重于降低餐后血糖,而且有一定的增重作用。(专家提醒:根本不存在人人皆宜的“好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七、同类药物联合应用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DPP-IV抑制剂等若干种类。由于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同,彼此联用非但不会明显加强降糖效果,反而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原则上同类药物之间(如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等)不得联用。
八、急于求成,频繁换药
不同降糖药物起效有快慢之分,比如胰岛素增敏剂往往需要服用2~3周之后才能充分起效。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刚用药没几天,见血糖降得不理想,便认为药物无效而急于换药,这是很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加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若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再改换其他药物或与其它药物联用。
疗效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要选对药;另一方面还要用对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药方法。
例如,格列奈类药物应在餐前即刻服用;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服;双胍类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碎同服。不按规定正确服药,不仅会降低疗效,而且会增加副作用,产生不良后果。
十、新发糖尿病人一律先不用药
以往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通常先采取2~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减轻体重),倘若血糖仍然控制不好,才启动药物治疗。但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仅靠生活方式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不能完全达标,而持续高血糖反过来会对血管和胰岛细胞造成损害。
为了尽早解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血糖尽快控制达标,保护甚至逆转胰岛功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糖尿病一经确诊,即可同时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并将二甲双胍列为首选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