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当心!低血糖会偷走您的记忆!

当心!低血糖会偷走您的记忆!

2017-08-08 来源:糖尿病同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美国对103名糖尿病儿童患者及60名年龄介于6至18周岁之间的正常儿童展开对比研究。研究包括短时(5秒)和长时(60秒)两项空间记忆和反应能力测试。结果显示,经历3次以上长时低血糖的儿童在延时空间反应测试中记忆能力偏低,这种情况在5岁以前发生过血糖严重偏低的儿童身上尤为普遍。

   美国对103名糖尿病儿童患者及60名年龄介于6至18周岁之间的正常儿童展开对比研究。研究包括短时(5秒)和长时(60秒)两项空间记忆和反应能力测试。结果显示,经历3次以上长时低血糖的儿童在延时空间反应测试中记忆能力偏低,这种情况在5岁以前发生过血糖严重偏低的儿童身上尤为普遍。与年长一些的儿童相比,幼儿的大脑发育更为敏感。血糖严重偏低将对其空间记忆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当然低血糖对成人记忆的损害也比较大,下面这个案例可以证实:

 
  案例:王阿姨今年72岁,患糖尿病12年了。两年前有一次因发生低血糖而昏倒,当时测血糖为2.1mmol/L,经医院抢救才缓解。之后,王阿姨又断断续续发生过几次低血糖,但好在都及时发现,没有造成较大的伤害。最近,家人发现王阿姨的反应变得越来越迟钝,经常一个人发呆,并且记忆力也变差,前脚出门买菜,刚走几步就忘了自己要干啥。出于担心,家人带王阿姨到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老年痴呆。
 
  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症,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程度、下降的速度、持续时间及体质差异有关。患者先有饥饿感,乏力、四肢麻木、面色苍白、心慌、胸闷等。严重时,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吐字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出现抽搐、昏迷等。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可导致死亡。而血糖水平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的不可逆损伤,不光影响记忆力,严重时还可引起脑死亡。
 
  那么,怎样判定是老年痴呆呢?低血糖又为什么会引发老年痴呆?糖友们又该如何预防低血糖呢?
 
  1为什么低血糖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葡萄糖是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但脑细胞储糖量有限,1克脑组织的储糖量仅能维持脑细胞活动数分钟。因此一旦发生低血糖,可引发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思维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幻觉、躁动、行为怪癖、舞蹈样动作等。如果低血糖反复发作、程度严重、持续时间长,脑细胞可出现点状出血、坏死、脑水肿等不可逆的损害,从而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生。
 
  2如何识别是否为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记不清近期发生过的事情,言语重复,注意力不集中,视觉及定向力变差,往往天黑后出现烦躁不安、焦虑、亢奋等情绪的波动,甚至会出现幻觉。
 
  除了以上的表现外,还可以采用“画钟测试法”进行老年痴呆的自查,具体操作步骤为:
 
  1画圆圈
 
  让老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圈(10分钟内完成),若老人所画的圆圈完整且是闭合的、圆形的,计1分,否则计0分;
 
  2标数字
 
  让老人在圆圈内按照钟表的数字分别画出12个数字,若所标的12个数字正确且分布合理,计1分,否则计0分;
 
  3画指针
 
  让老人在“钟表”内根据当前时间画出时针与分针,如果两个指针符合一短一长并且相交,计1分,否则计0分;
 
  4查正误
 
  如果上述步骤时针和分针指示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相符,则计1分,否则计0分。
 
  结果:上述四项得分累加,总计得分为4分为正常,3分可能为轻微痴呆,2分可能为中度痴呆,1分可能为重度痴呆。一旦怀疑为老年痴呆,需及时去医院检查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3低血糖作为老年痴呆的诱因,该如何预防?

  老年糖友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式来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少量多餐,每日可以吃5~7顿饭,每顿适量,既保证营养又限制热量;
 
  (2)荤素兼吃,不可挑食,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刺激食欲功效的食物以及各种调味品,如葱、姜、蒜、醋、胡椒、辣椒等;
 
  (3)选择适合且便于坚持的活动方式,不可空腹运动,且活动量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遵医嘱调整胰岛素/口服药的用量;
 
  (4)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所以要定期监测血糖,及时掌握血糖变化情况;
 
  (5)随身携带食品,如糖果、巧克力等以备急用;
 
  (6)随身携带病历卡片(注明姓名、地址、疾病名称、用药、联系方式等)以便发生低血糖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低血糖常发生在原发疾病的过程中,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对低血糖的反应,引起多量肾上腺素的释放,出现心悸、饥饿、手足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和轻度血压升高。低血糖所致脑细胞供能不足,引起脑功能障碍,逐渐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幻觉、躁动、甚至癫痫样抽搐、惊厥、痉挛、昏迷。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发生低血糖症候群,此为低血糖的代偿性反应患者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慌与焦虑等,进食后缓解,如低血糖逐渐发展则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
 
  2.意识障碍症状大脑皮层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3.癫痫症状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4.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偏瘫、轻瘫、失语及单瘫等。这些表现,多为一时性损害,给葡萄糖后可快速好转。锥体外系损害可累及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及小脑齿状核等脑组织结构多表现为震颤、欣快及运动过度、扭转痉挛等。
 
  并发症:胰岛素增生病例,术后并发症有胰瘘,其次为假性胰腺囊肿,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等。
 
  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尤应小心。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加速脑痴呆。有些低血糖与糖尿病无关虽然低血糖大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但却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其他疾病如胰岛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也可导致低血糖。鉴别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低血糖未必有症状。事实上,当血糖低于正常时,有些患者有症状,有些患者则没有症状。没有症状的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临床称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关。存在这一问题的患者,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误区:饥饿感≠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并不一定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还有一种情况是低血糖反应,并不是真正的低血糖。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引起的,尽管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治疗: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对于轻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对于药物性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甚至无需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呼吸道窒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