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改正这10个错误,并发症晚到20年

改正这10个错误,并发症晚到20年

2017-07-22 来源:糖友管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饮食控制绝对不是让大家不吃主食,而是要在保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前提下,适当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同时保持营养均衡。过度节食则会引起营养不良,还会诱发低血糖,得不偿失。

  错误一:为控制饮食,不吃主食

  饮食控制绝对不是让大家不吃主食,而是要在保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前提下,适当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同时保持营养均衡。

  过度节食则会引起营养不良,还会诱发低血糖,得不偿失。

  错误二:认为只要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血糖升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饱食或高糖饮食、剧烈活动、情绪紧张、应激(如高热、严重外伤、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等)及药物作用等。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糖升高。因此,必须多次复查血糖及通过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应激因素以及其他可引起血糖升高的疾病才能最终确诊糖尿病。

  错误三:吃药只吃贵药

  病人常会向医生要求:“一定要给我用最好、最贵的药。”目前糖尿病药物分5—7大类。不同种类的药物适合不同人群。选择用药一般根据病人病情,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肝肾功能、是否肥胖等多种因素决定。价格高不见得适合你。

  错误四:只采取一种治疗方案。

  这类病人很听话,非常遵守医生处方。连续几年一直使用一个方案,这是错误的。治疗方案是需要根据病情调整的。好比穿衣服:冬天穿棉袄,夏天穿裙子。医生当时给你的方案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不适合一直用,比如,有些病人只需打半年胰岛素,长期使用反而会增加体重,不利血糖控制。

  错误五:家人代劳。

  很多家属对病人无微不至,代替他来开药。而病人倒是长期不与医生接触。首先,疾病是病人自己的事情,必须要他本人掌握一些糖尿病知识,了解自己的病情,知道自己服的什么药,如何向医生反应病情和沟通等等。由家人代劳,会让病人失去主动性,会被动地被安排。

  错误六:去医院只开药。

  很多病人认为只有开了药才是“看病”,检查越少越好。其实糖尿病人更需要细致的检查,了解并发症的发展,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没有细致的检查,治疗就没有方向,只是盲目地服药。

  错误七:糖尿病应多吃豆腐

  吃豆腐只是作为提供蛋白类营养成分的一种方法。很多人认为豆腐可以降糖、调脂,糖尿病患者应多吃。事实上,豆腐起不到降糖、调脂的作用。对于已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不宜多食;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尽量不吃豆腐,改吃动物优质蛋白(如鸡肉、鱼、鸡蛋)。

  错误八:因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控制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现,病友们常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患糖尿病后应该控制喝水,这是大错特错的。喝水多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患糖尿病后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反而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是非常危险的。

  错误九:我只吃糖尿病食品

  有一定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的病友都应该知道: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糖尿病食品”。其实糖尿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物没有什么不同。病友们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而认为只要吃“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没有问题,这是很危险的。

  错误十:胰岛素是鸦片,我坚决不打

  对1型糖尿病病友来说,因为口服药物对他们没有效果,因此他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下去只得接受胰岛素治疗。

  对于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友,心中都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胰岛素打上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这种观点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就在于非常容易让人误解的名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岛素是体内的正常激素,因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产生并分泌大量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起先可用口服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但其中半数以上终因长期药物刺激使人体胰岛功能衰竭,而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因此胰岛素治疗完全是因为病情的需要而定,而且胰岛素是正常人体激素,何以能用“鸦片”这种东西来形容它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