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生活起居 > 糖尿病患者“跌倒之殇”

糖尿病患者“跌倒之殇”

2017-07-04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糖尿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行走时的压力中心与身体质量中心偏离程度越大,则身体越难平衡,越容易跌倒。所以,DPN患者行走时压力中心向内外侧偏离程度越大,越需要更强的肌肉力量来维持直立姿势,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DPN患者更容易跌倒。

  研究介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使患者跌倒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住院率。

  3月12日,《糖尿病护理》(DiabetesCare)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就对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共纳入61例糖尿病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糖尿病患者中有22例已发生神经病变(DPN),39例未发生神经病变(D)。研究者运用动作分析系统和嵌入式测力板分别对受试者在平地和楼梯行走时的步态进行分析,通过测量身体质量中心和走路时(平地、上楼梯、下楼梯)压力中心的偏离程度来评估患者平衡能力。

  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PN患者在上楼梯、下楼梯和平地行走时压力中心较质量中心向两侧偏离的范围和偏离最大值更高(P<0.05),在平地和上楼梯时的平均偏离值也更高(P<0.05)。同时,DPN组上楼梯时的最大向前偏离(走向楼梯时)程度更高。D组与对照组相比偏离程度无显著差异。

  行走时的压力中心与身体质量中心偏离程度越大,则身体越难平衡,越容易跌倒。所以,DPN患者行走时压力中心向内外侧偏离程度越大,越需要更强的肌肉力量来维持直立姿势,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DPN患者更容易跌倒。

  相关研究

  去年11月份《糖尿病护理》杂志还发表过一篇类似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机制。研究者发现,在上下楼梯时,与健康组相比,DPN患者踝关节与膝关节肌肉的力量生成明显更缓慢(P<0.05)。同样,与对照组相比,DPN患者在上行楼梯时,膝关节与踝关节的伸肌激活明显更晚,达到激活高峰的时间延长(P<0.05);在下行楼梯时,踝关节伸肌激活明显更早,且踝、膝关节伸肌达到高峰的时间也显著延长(P<0.05)。作者总结道,在上下楼梯行走实验时,DPN患者的踝关节与膝关节的肌肉生成过程较为缓慢,这也可能是因为伸肌激活方式的改变。

  糖尿病患者跌倒与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最早为深感觉受损,患者往往有踩在棉花上的感觉。若进一步发展,患者的浅感觉也会受损,出现触觉、痛觉、温度觉、压力觉障碍,容易引起足部受伤。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反应能力、肌肉和骨骼支撑能力、身体协调能力都在下降,是跌倒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合并神经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走时受外伤的危险是没有神经病变者的15倍。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得足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使供养神经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也是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之一。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跌倒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发生骨折,导致长期卧床不起,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病、感染等严重问题,继而威胁生命。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平时活动时应注意改变体位时不宜过猛、尽量走平路、尽量餐后活动、身边最好有人陪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