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大多听说,粥是喝不得的,会使血糖迅速上升。治疗糖尿病的医生们,也多把“吃干不吃稀”当成铁律告诫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也会听说:喝粥容易消化,容易饥饿,越喝越胖。这些说法是否完全正确呢?恐怕非常值得商榷。
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谈到:“有研究发现,等量大米煮成的米饭或粥对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糖有不同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进食米饭之后,餐后血糖较平稳;而进食粥后,餐后血糖则明显升高,与进食等热量的葡萄糖升高血糖作用相似。”
可见,这个说法,源自大米烹调方法对血糖反应的不同影响。就精白大米而言,煮粥比煮饭的消化吸收速度快,血糖上升快,饥饿反应快,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
问题在于,此粥非彼粥。粥有多种多样,远远不止白粥一种。各种杂粮粥和豆粥,只要烹调搭配得当,不仅可以喝,甚至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大有益处。对减肥者来说,只要能降低血糖反应,也就能延缓饥饿,降低食欲,对控制食量极有帮助,和糖尿病患者的食物选择原理是大同小异的。
从理论角度来说,影响食物血糖反应的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1.食物的化学组成
一般来说,在淀粉类主食当中,如果同时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则血糖的上升速度比较慢。精白米蛋白质含量低,膳食纤维非常少,因而升高血糖较快。相比之下,黑米、糙米等未经精磨的大米,因为富含膳食纤维,血糖上升速度就要慢得多。又比如,白面包和白馒头的血糖反应都很高,但是全麦面包和全麦馒头就比较慢。此外,粮食类主食和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一起食用,血糖上升速度也会减慢。
2.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存在形式
在天然食品当中,淀粉是以淀粉粒形式存在的,而且被严密包裹在植物的种子当中。种子外层的包裹严密度不一样,淀粉粒的大小不一样,淀粉粒当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不一样,都会严重地影响到食物的血糖反应。例如,红豆种子非常致密,其淀粉粒在加工中难以彻底破裂,而且直链淀粉含量大大高于大米淀粉,所以吃红豆粥之后消化速度很慢。红豆、绿豆、蚕豆、扁豆、芸豆等各种煮豆类的血糖指数都在20~40之间,远远低于大米白面制成的主食。总之,淀粉和淀粉不一样,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豆类优于谷类。
3.食物的物理性状
淀粉类食物的颗粒越小、质地越柔软,则越容易消化吸收,血糖上升速度越快。故而,经过切碎、打浆、煮烂、膨化、发酵的同类食物,淀粉粒充分糊化,消化速度更快,通常血糖反应也更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食物粘稠并不绝对带来血糖上升的加快。如果带来粘稠效果的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当中的葡聚糖、山楂当中的果胶等,则不仅不会促进升高血糖,反而会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从而有利于血糖控制。
4.食物中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含量
粥的确比米饭容易消化,但是同时,同样重量的粥当中,淀粉的数量也比较少,人也不太容易吃得过量。如果用中等稠度的粥配合蔬菜和蛋白质食品一起食用,可有效稀释食物中的淀粉比例,并不一定会造成血糖的迅猛上升。相比之下,米饭和馒头中淀粉含量相对高一些,相同体积的食糜中,其淀粉含量大大超过粥形成的食糜;再加上米饭容易多吃,进食后的血糖反应反而有可能更高。因此也有研究数据证明,吃粥的血糖反应反而低于吃米饭。例如,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记载:大米粥的血糖指数为69,而大米饭为83。黄豆、黑豆等大豆食品含淀粉极少,因此更没有升高血糖之虑,如黄豆的血糖指数仅为18。
5.食物中抗消化因素的存在
一些食物中含有膳食纤维、单宁、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它们固然平日被人们看成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因素都非常有利。豆类尤其富含这些成分——人们都知道,豆子消化起来比较慢。很多研究报告证明,即便经过一小时的蒸煮,很多豆子当中的蛋白酶抑制剂仍然能保留30%以上的活性,单宁和植酸也有很大比例的保留,它们会减慢淀粉的消化速度。所以,以豆类为主制成的粥,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好的食物。
可见,糖尿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吃粥,要看煮的是什么粥。如果原料中豆类占据一半以上,则不必过于担心。如果以粗粮和豆类为主,则可以断定,吃这样的粥比吃白米饭白馒头要好。煮粥的时候应当注意,在充分成熟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研究证明,豆粒和米粒的完整性越好,则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越慢。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的粥:未加入糖的八宝粥、红豆粥、黑豆粥、燕麦粥、大麦薏米粥等,它们是粗粮豆类做主料。
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喝的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艇仔粥、水果粥、青菜粥等。它们都是用大米作为主料!此外,粘小米、粘大黄米的消化速度也比较快,不是合适的煮粥食材。
吃粗粮豆类混合粥的重大好处在于:这类粥食体积大,饱腹感好。既不像米饭那样进食速度快、填充效果差,也不像白粥那样胃肠排空快,容易饥饿,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饥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