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糖尿病真会遗传给孩子? 我的子女能逃脱吗? 预防妙招往这戳

糖尿病真会遗传给孩子? 我的子女能逃脱吗? 预防妙招往这戳

2017-05-11 来源:糖友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自己有糖尿病,就一定会遗传给我的子女。因为,不仅遗传因素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而且还有许多非遗传因素与糖尿病相关。

  糖尿病真会遗传给孩子?我的子女能逃脱吗?预防妙招往这戳

  为人父母,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不求他们能出人头地,只求能平安康健的走过一生。许多糖友们自己血糖高,不幸得了糖尿病,深知”终身治疗“的麻烦和”忌口“的无奈,忍受过糖尿病并发症的痛苦,肯定不愿意自己子女以后也要吃自己吃过的苦;肯定无数次的担心自己的糖尿病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生活中,有人也经常这样咨询:“我们家有糖尿病史,我以后会不会也同样的这个病?”那么,长辈换了糖尿病,子女究竟能不能逃脱呢?

  一个坏消息:糖尿病可能遗传

  我们开门见山地说,糖尿病是可能遗传的。糖尿病很复杂,致病因素也有很多,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还没有研究得十分透彻。但是,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却是各国医学研究专家已经达成共识的。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患者的发病率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但对于双亲均患糖尿病的人来讲,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

  另外,糖尿病的遗传性更多还要取决于糖尿病的类型。

  ①对1型糖尿病来说,遗传性要小于2型: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5.9%。

  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2%。

  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1%。

  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25%。

  ②对2型糖尿病来说,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体重有关联的糖尿病,具有更高的遗传性:

  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里,常常也有“同病相怜”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直系亲属也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得了2型糖尿病,其中遗传因素的作用占了一半以上!

  一个好消息:糖尿病可预防

  虽然糖尿病有遗传的可能性,但并不是说,自己有糖尿病,就一定会遗传给我的子女。因为,不仅遗传因素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而且还有许多非遗传因素与糖尿病相关。

  ①遗传因素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

  不良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对很多朋友尤其是学生党和上班族来说早已非常陌生!熬夜、睡懒觉已经司空见惯,躺在床上刷着微博、聊着微信......睡眠不足,身心疲惫,效率低下,我们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吗?

  不合理饮食

  生活条件好了,吃喝也就不愁了。天天夜宵、顿顿鱼肉,三餐之外还有不停的垃圾食品做零嘴。逐渐养成了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纤维的饮食习惯。

  运动量减少

  生活的便捷也让越来越多朋友变懒:出门开汽车,上楼坐电梯,工作有电脑,家务靠电器,休闲打麻将……运动量越来越少。

  ②非遗传因素影响

  1型糖尿病除了遗传外,多发现于病毒感染,目前已经发现一些病毒的感染可能破坏胰岛细胞,如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2型糖尿病除了以遗传外多见发于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超重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的患者、还有体力劳动过少、不良饮食习惯的朋友。

  可见,在这些致病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人为改变的,改变这些因素,才能有下帮助我们预防糖尿病。

  应对糖尿病,“防”字最重要

  自己得了糖尿病,如何保护家人?自己亲人得了糖尿病,怎样避免自己也得病?以下几点要注意:

  1.健康饮食

  预防糖尿病,也要管住嘴。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遵循控制总能量,均衡营养这个原则。有些人担心多吃脂肪会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而相应的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恰恰为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了调节。

  2.动起来

  增加运动量,每天坚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5次以上。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好运转。可以多做些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帮助增进血糖的调节能力。

  3.控制体重和腰围

  过胖、特别是腰腹肥胖,是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的一大危险因素。大家要注意吃动平衡,把体重和腰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保持健康的BMI(18.5~24kg/m2),控制腰围,女性<85cm,男性<90cm。

  BMI计算方法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4.定期检查

  要定期检查身体,进行血糖,尿糖检测,发现糖耐量减低时,要积极加强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些糖尿病前期的情况,如果处理得当,是可能逆转的。

  5.其他

  避免病毒感染,远离感染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的人群,在疾病流行的时候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