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外预防糖尿病的大型研究中指出,血糖值在5.5至7mmol/L的民众,若能积极改变生活型态,尤其是控制饮食及运动,便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研究显示,给予受试者生活型态改变介入教育;包括饮食修正及增加活动量,经3年研究发现,进行生活修正的实验组得到糖尿病的风险比未进行生活修正的控制组减少58%。运动的好处令人心动,但在享受运动时糖尿病友仍要注意一些小细节,使运动所带来的效果更加完美。
注意事项
评估是否有下列并发症: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经眼科专科医师检查若有严重或进行性的视网膜病变,应避免会造成血压快速变化的体能活动,包括刺激、过劳与闭气用力的运动,以避免前房出血,视网膜剥离。
肾病变
尿蛋白以及运动中因闭气用力而快速升高血压,会导致肾脏血压升高,促使肾功能恶化,因此有肾病变的患者应避免运动中的收缩压高于180mmHg。
周边神经病变
若下肢有周边神经病变,应选择低冲击性的运动、适当的鞋袜及随时检视是否受伤,已减少下肢运动的伤害。
自主神经病变
如身体静止时心跳高于100下/分钟,或卧姿起立时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可能已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运动的反应会异于常人,此时运动项目的选择需与医生讨论较佳。
运动前后监测血糖
血糖值在7mmol/L以下,应补充点心后再运动,例如喝一杯240cc牛奶、三片苏打饼干或一颗女性拳头大小的水果;运动前若空腹血糖14mmol/L且有酮酸出现,或无酮酸出现但血糖>17mmol/L时应避免运动。
避免空腹或餐前运动
应在餐后30分钟开始运动较佳。
补充足够水分
预防脱水。
运动后不可喝酒。
注意足部健康
选择适当的鞋子或保护性鞋垫预防足部伤害。
注意运动后可能发生的「延迟性低血糖」
因为运动后的胰岛素利用率及敏感度增加、葡萄糖利用率增加、肝醣储存也增加,而使运动后12-24小时才发生的低血糖现象。此现象较常发生于第一型糖尿病病人身上、或从事中强度运动大于30分钟者。平时应注意避免睡前运动、运动后补充醣类食物,运动较激烈的当天晚上,应测量睡前血糖以给予适当的点心。
运动计划
60-85﹪最大心跳速率(220-年龄),一般维持50﹪-70﹪即可。
每个人依据年龄、身高、体重、病况等不同,适合从事的运动也有差异,但无论哪一种运动,有效运动应该符合「533原则」,及运动时心跳每分钟130下(大约会喘、会流汗的状态)持续30分钟以上,每个礼拜至少5次,才是「有效运动」。
运动内容
五到十分钟的伸展操(会使用到的关节)及暖身运动(预备做的运动,但强度降低)。
十五到三十分钟的主要运动(到达预设的最大运动强度)。
五到十分钟的缓和运动(强度较低运动)。
注意上述事项,会让糖友在运动所获得的益更加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