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对糖尿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有了革新换面的进展,并产生了一些干预治疗的新理念,尽早和直接联合用药已成为广泛的共识和趋势。
胰岛素受损 有据为证
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曾证实:
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已受损50%;
任何单一药物强化治疗第一年效果最佳,但后劲不足;
第二年糖化血红蛋白(HbA1c)便逐渐升高;
3年后达标率不到50%
9年后达标率仅约25%;
胰岛B细胞功能每年约降低5%······
胰岛功能持续下降是导致降糖药继发失效的直接原因!
但令人欣慰的是,UKPDS的后续随访发现用二甲双胍早期强化治疗的患者尽管后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又复回升,但慢性心血管并发症还是低于常规治疗组,被称为早期强化的“印迹效应”。美国糖尿病预防研究(DPP)的后续研究也获得相似的结论。 最近,国际知名的糖尿病学者DeFronzo教授亦证明胰岛B细胞功能早在糖尿病前期已发生了明显的衰退,为此提出糖尿病的干预治疗应尽早强化与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 扬长避短
“是药三分毒” ,单一药物不仅难以长期达标,如一味长期使用或增加用量,充其量只是杯水车薪,毒副作用却反而增多,得不偿失,诸如:
磺脲类易引起肥胖和低血糖等反应;
二甲双胍对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和缺氧血症者,可能会引起乳酸中毒;
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有至肥胖及浮肿之弊,心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损害者要十分谨慎。
其他药物也有利弊······
此外,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和毒副作用还存在“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的个体差异。综上所述,为达到在安全的前提下早期强化、长期达标的目的,理应采用药物机制互补,以求扬长避短地联合用药。
两大硬伤 狼狈为奸
糖尿病有两大“硬伤”,即胰岛素B细胞损伤和胰岛素抵抗(指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且两者互为因果,呈恶性循环。
前者使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随血糖变化产生相应的“时相分泌”及“脉冲分泌”,而且胰岛素的质量也有异常。
后者则通过一系列作用,导致胰岛素B细胞持续减退,进而导致心脑等大血管和眼、肾、神经等微血管发生慢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