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类型 > 2型 > 2型糖友的3个常见用药问题

2型糖友的3个常见用药问题

2016-11-06 来源:糖尿病之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疗法指的是“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这是常识。

  1

  糖友为啥不能自己选药?

  很多糖友来找会长,希望我能推荐几种“好药”,殊不知防治糖尿病的药物绝大多数是处方药,没有专业医生的处方买药,或不按专业医生的医嘱服药,其实都可能出现问题。

  那么为啥糖友不不能为自己选药呢?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难以注重综合治疗

  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疗法指的是“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这是常识。

  其中,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合理的饮食和适宜的运动是治疗的基础,也是药物治疗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就像是盖高楼时打地基一样,只有地基扎实了,高楼才能稳固。病人一定要接受正规而完整的糖尿病教育,并坚持合理的饮食和适宜的运动治疗。在缺乏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情况下,自己选用降糖药,选药无基础,用药无目的。

  那种只靠降糖药物而忽视饮食、运动治疗的做法,不仅不能控制好血糖,还会出现血糖的较大波动,其直接后果是对药物治疗失去信心,将导致最后不能坚持科学的药物治疗,有时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2)不能保证合理用药

  相信大多数患者使用的药物都是医生给推荐的。绝大多数专业医生在推荐药物时,适应证都掌握得比较合理。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医生可能对服药的时间和方式交代得不够清楚,造成病人的血糖控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拜唐苹应该在吃第一口饭的时候嚼碎了吃,而部分病人是在饭前吞服。

  另外,任何一种药物的使用都是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逐渐调整剂量。有些人在服用某种药物时缺乏知识或耐心,当小剂量不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时,便断然认为该药无效而停药,这也是不对的。

  另外,有些药物在服用一段时间后药效才会显现出来,有些药物是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副作用会减弱,所以,当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或药效不明显时,要请医生帮助,不要自行决策。

  3)药物搭配不当

  降糖药物的种类很多,目前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特点,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以达到降糖作用相加、副作用相抵消的效果。

  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一些不合理的联合用药,这在中西药混用时尤为常见,例如将消渴丸(含西药降糖成分优降糖即格列美脲)和美吡达(格列吡嗪)合用。

  二者都是磺脲类药物,都是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达到降糖效果,其结果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并加重胰岛的负担。

  联合用药的种类、方法与剂量都是要以相当高的专业知识的,决非一般医生或病人自己可办到的。

  4)理解药品难不全面

  有的病人根据药品的说明书选择用药,这显然是危险的。除非你是专业医生,否则很难真正理解药物说明书上所说问题的内涵。

  比如,一些质量优良的药物可能在副反应的描述上相当仔细,但实际上,每一种副反应的发生几率都极低;

  而另一些厂家在他们的药物作用效果上夸大其辞,却对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尽可能地少提或不提。

  因此,不能根据说明书上的副反应就将药物“打入冷宫”。要想全面掌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应该找一个知识全面而又负责任的医生来为您量体裁衣,提供合适的选择和搭配,并定期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然,病人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留神说明书中提到的问题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又避免副作用的发生,无疑是明智之举。

  5)难以评价疗效和病情

  有些病人认为,自己的血糖监测做的好,血糖控制得也不错,那就说明目前所用的药物有效,有的还为自己买的药而盲目高兴,其实不然。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不到医院检查是发现不了的。要知道,血糖监测只是评价疗效和估计病情变化的一个方面,选择该吃哪种药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评价其疗效就更非病人自己办得到的。

  有条件的话,可以监测一天多个时点的血糖,如三餐前和睡前血糖,保证全天血糖控制平稳。

  6)易上当受骗

  一些病人可能上了某些不实广告或游医的当,花上几百、几千元去买一种所谓特效药,花了钱没有效果不说,最怕是花了钱还耽误了正常治疗,甚至起了反效果。这种情况,其实在老年糖友中是经常发生的事。

  2

  吃药选贵的就好吗?

  有的人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生了病就得吃药,要吃药就得吃进口的”。可是,评价药物好坏的标准,决不在于身价几何。

  1)指标1:管不管用

  吃药是为了治病,患者和医生最为看重的当然就是疗效了。同样一种化学药物,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从理论上来说疗效应该是一样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似乎不尽然。这与生产工艺有关。

  近年来,国家开始对药品生产采用严格的认证制度,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国产药的药品质量可以与进口药达到同一水准。

  2)指标2:安不安全

  药用得恰当,能治病;稍有差池,却很有可能会害了命。撇开疗效,最为看重的指标就是药物的安全性能。“要治病却要了命”的惨痛教训屡见诸于报端。

  药物的安全性必须经过严格、长时间的验证方可明确。以往人们往往得等药品上市应用之后,靠一点一滴收集信息,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形成对一种药物的客观评价。

  现在正规的药厂在研制和申请药品上市的过程中,必须先后经过四个不同阶段的临床验证。只有经过严格临床验证的药物才是安全的。

  3)指标3:贵不贵

  药品的费用是医生在处方药物时必须考虑的。我们需要的是既有效又能让普通百姓吃得起的药。

  进口药要比国产药贵,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主要原因是国外研制药品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马来酸罗格列酮为例,其研发费用高达上亿美元。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进口药品定价中包含了这一部分费用。

  而仿制药则无需此项投入,在价格上自然占了优势。所以进口的也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国产的也不见得就差。吃药还是要考虑疗效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花费几何。

  4)指标4:“食准字号”还是“药准字号”

  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国家在注重药品疗效的同时尤为重视药品安全性,对同类药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以严格控制各企业的药品生产。

  每种上市的药品都有一个药准字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一个国药准字号,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新药则需要更长时间,一般需要3~5年,并经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评审专家严格审评,符合要求方可批准;

  这期间需要做大量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药效实验、病理实验、毒副安全实验及大量临床实验。

  而“食准字号”是食品的批准文号,不能宣传药物功效。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准字号”的药品,而且糖尿病的治疗是要规范用药的,最好不要根据广告宣传自己随便用药。

  3

  病情不同如何选药?

  很多糖友是依靠口服降糖药来降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的价格不一,不少病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物质量越好,降糖效果越明显。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药物的价格不能作为选择用药的依据,药物的选择应该根据每位病人自身不同的病情。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较差有关,因此,口服降糖药主要解决的是这两个问题。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不同的病人需采用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

  ①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例如优降糖(格列苯脲)、美吡哒(格列吡嗪)、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素释放,使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以利于血糖的下降。

  适用于那些非肥胖且胰岛B细胞尚有较好的储备功能的2型糖友。

  ②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即苯甲酸衍生物类降糖药,最常见的是诺和龙(瑞格列奈),适用于那些进食时间不规律伴餐后高血糖的2型糖友。

  ③双胍类降糖药:此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是抑制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加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适用于食欲较旺盛、体态较肥胖糖友。

  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于那些餐后血糖较高者,可采用此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延缓糖类在小肠的消化吸收,临床上常用的是拜唐苹(阿卡波糖)和倍欣(伏格列波糖)。

  ⑤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是一类较新的口服降糖药,它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能从多角度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文迪雅(罗格列酮)、艾汀(吡格列酮)。此类药物主要应用于那些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

  选择口服降糖药时,除了要对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结合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等因素综合思考。

  不能简单地从价格上来选择,否则,不仅血糖控制得不理想,还有可能损害身体的其他器官,所以,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