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患者通过定期检测血糖,可以掌握自己血糖的控制情况,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了解进食对血糖的影响,正确指导饮食治疗。但对门诊病人的调查发现,约60%的患者监测血糖都不正确,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误区。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管护师 马建华
随便找时间检查
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时间不是随意而定的,而是有要求的。检查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早上6:00~8:00,抽血时,患者要保证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晨做监测时,空腹8~12小时,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监测结果。而监测餐后血糖时,要求按平时饮食习惯吃饭,照常服用餐前降糖药,抽血时间从吃第一口主食算起两个小时。同时,要避免进食过多、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等。
只测空腹血糖
大多数患者都忽视了餐后血糖的测定。其实,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以往化验血糖多要求空腹,近年的研究证实,餐后血糖的意义甚至比空腹血糖更大。首先,在糖尿病早期,往往餐后血糖升高在先,空腹血糖升高在后,查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其次,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讲,不仅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
从用药方面考虑,如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只在餐后升高,应针对餐后血糖治疗,宜选用短效药;而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患者,长短效降糖药联合应用则疗效更佳。
查空腹血糖抽血早点、晚点一个样
答案是不一样。在门诊经常碰到不少空着肚子、远道而来的病人到医院查空腹血糖,抽血时往往已是10:00~11:00,其实,这时的血糖值已经不能代表空腹血糖了。
对于自己备有血糖仪的患者或者住院病人来讲,早晨空腹抽血的时间可以自行掌握,一般不会因抽血而影响当天的用药和进餐。门诊患者则不然。例如,医院门诊的采血时间多在8:30以后,倘若患者到医院去化验空腹血糖,势必造成患者无法按规定时间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由于早晨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而头一天晚上的药效持续时间已过,故患者血糖可能会比平常升高。当然,如果抽血的时间太迟(超过10:00),空腹时间过长,血糖也可能比平日偏低。因此,化验空腹血糖,必须在上午常规用餐,用药之前采血。如患者平时在早上7:00注射胰岛素,则必须在早上7:00之前采血。若是门诊患者,采血时间上保证不了,可以早晨在家正常用药和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两小时血糖,这样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而且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
检测前停用降糖药
有些患者认为停药后的血糖才是真实情况。实际上,检查血糖的目的是检查药物对糖尿病的控制疗效,如果停药后再测血糖,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还会造成血糖波动及加重病情。
为了反映患者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因停药而引起血糖的波动,验血糖当天应当正常用药,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
检测前过度控制饮食
有的患者为了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
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用药和进餐应和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