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年人糖尿病
摘要: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如有人报道,一组178例糖尿病中,合并高血压43.8%、冠心病42%、脑血管意外30.9%、白内障21.3%,与文献报道近似。
世界卫生组织将6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划分为3个阶段:60~70岁为青年型老年组;70~80岁为中年型老年组;80~90岁为老年型老年组;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长生不老的人是没有的。老年病学专家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当是110~150岁,平均120岁,但生活中的百岁老人还是极少见的,说明绝大多数老人都未尽天年。引起老人的死亡原因主要是疾病、外伤,及种种意外,人们通常讲,人多为病死,老死极少,说明疾病导致死亡是绝大多数老人的必然归宿,而衰老则是疾病的主要根源。
据研究,70岁以上的老人,脑、肾、肺及肌肉细胞数目仅相当于发育旺盛时期的60%左右。人的衰老必然会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的改变。衰老不仅表现在外形上,如皮肤松弛、失去弹性、老年斑、驼背等,更重要的是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变化,如视力和听力下降、肺活量及心搏出量下降。同时也存在免疫功能降低,机体不稳定性增高,以及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也在加快。据报道,在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亿,占人口比重达1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糖尿病发病也相对上升。
老年人糖尿病是老年病学中一个重要课题。二战以后。世界许多国家老年糖尿病患病率有明显上升,尤其是发达的经济大国。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更是逐年增加。据称美国的全部糖尿病患者中,65岁以上占40%。我国根据目前糖尿病的发病形势,也说明正经历而且必将经历这个过程。
1.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因为当一个人步入老年期,由于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老年朋友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自卑感,对周围事物易产生看不惯的心理,情绪往往不稳定,心态往往不平衡,容易急躁甚至火暴,所有这些都可能加重
内分泌功能失调,这不仅容易引起衰老加速,而且也易成为糖尿病的高发原因。
也应当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糖耐量会相应下降。实验证明,老年人的胰岛素分泌量在早餐后都偏低,当血糖在每升11.1毫摩尔左右时胰岛素原成分都上升,说明活性胰岛素相对下降。也发现年龄越大,胰岛B细胞数量越少,所以患糖尿病机会就越多。
再者,由于老年人
基础代谢率降低,对环境顺应性下降,体内清除自由基功能大为减弱,加上平时缺少运动,饮食营养及其消化吸收不均衡,形体超重肥胖,这都给糖尿病的发病平添了几分危险。
2.老年人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这是老年糖尿病的基本特点,且大多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
在老年糖尿病人中,绝大部分起病隐匿,有些病人因发生感染、脑血管疾病及心脏疾病时才被发现,甚至发生非酮症高渗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才获得诊断。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者不到四分之一。病人多数面色红润,貌似健康,医生容易想到
高血压、
冠心病,所以容易误诊和漏诊。据调查,有56.9%~64.2%的老年糖尿病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说明老年糖尿病几无症状或者症状很轻。轻到不足以引起本人及其亲属、甚至是医生所察觉。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如有人报道,一组178例糖尿病中,合并高血压43.8%、冠心病42%、脑血管意外30.9%、白内障21.3%,与文献报道近似。
由于老年人肾糖阈升高,血糖不易越过肾小管,血糖虽高,但尿糖可能阴性,所以老年人要以血糖定量检测为依据,而且空腹血糖正常者也不能排除糖尿病,主要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定量检测。
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尽量不要省略,但切忌热身长跑,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每天安排一定的活动时间。活动方式以散步、打太极拳为好,一般每周活动不少于5天,每次不少于半小时,散步或步行不少于1500米。
3.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与众有别
老年人糖尿病和青壮年糖尿病在治疗上不能“一视同仁”,要知道药物进入人体后,少不了肝肾参与灭活、运转和排出等代谢。即使是健康的老年人,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下降,当然,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更受其影响,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都相对延长,所以不论是用口服降糖药,还是用胰岛素更要从小剂量开始,口服磺脲类宜选用糖适平、达美康及美吡达。不宜选用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如氯磺丙脲、优降糖和长效胰岛素,以防发生低血糖。双胍类中选用二甲双胍为妥,要慎用降糖灵,因该药容易发生乳酸酸中毒。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已经发现有眼底、肾脏及下肢末梢神经病变,应果断地改用短效胰岛素治疗。
(实习编辑:莫芸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