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段双手按腹补元气
动作1.吸气.随吸气双手按压下腹丹田穴的腹主动脉跳动处。
2.呼气,随呼气弯腰下蹲,默数26—56个数,待气呼尽后接下。
3.吸气,慢站起,双臂后扩,待气吸足后接下。
4.呼气,随呼气意想从任脉下沉丹田直至脚心涌泉穴,待气呼尽后接下。
5.吸气,随吸气意想涌泉穴处之清气,沿下肢后侧足太阳膀胱经上升循后丹田,继续沿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上升入脑内至百会穴.此时感到头脑清爽,接下。
6.呼气,随呼气意想头脑中沉浊之气沿任脉内侧下降,经内丹田下降至脚心涌泉穴排出。
如此反复5~6回。
作用在压下腹弯腰下蹲后,可直接压住腹主动脉起到反搏作用,使胸腹腔血液循环加强并改善,有利于保护内脏的健康。另外,在活动中经呼吸运气及放松,最有利于大脑的保健。
注意心脑血管病早期及动脉硬化程度不高者可行,轻缓按压;若病情较重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脑内有严重病变者也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注释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在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痫、转筋、昏厥。
第十四段双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1.吸气,随吸气两手从前方上升并过头,意想从脚心涌泉穴来的清气经大腿后侧足太阳膀胱经上升,经过后丹田沿督脉上升至头顶百会穴。
2.呼气,随呼气两手慢慢从前方下降,意想上身及头脑之浊气沿任脉下降经丹田下至脚心涌泉穴排出。
3.吸气,随吸气两臂后扩,气吸丹田,吸足后接下。
4.呼气,随呼气两臂下垂,待气呼够后接下。
5.吸气,气吸丹田贯腰及肾,气吸足后接下。
6.呼气,随呼气两手下垂攀脚弯腰,腿直。数26~56个数.觉呼气已够时,随呼气两手上举,直腰。
如此反复2~6回。
作用
通过调息运气,使丹田气足,固护腰肾,特别有利于腰底部健康,可使身体保持轻劲有力,提高免疫能力,以防病治病。
第十五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1.两腿站立略弯,右手成剑指向右上方弹射,目视剑指,左手呈拉弓势后拉,右手同时进行射拉运动,反复26次。
2.反转身来,左手成剑指向左上方弹射,目视剑指,右手呈拉弓势后拉,左手同时进行射拉运动,反复26次。
作用通过左右射拉,运动上肢,下肢及腰、背、腹部都在运动,可促进肢体肌肉健康有力,也有助保护颈、肩、腰、腿各关节,对颈椎病及肩周炎病人的病情恢复有良好作用。
第十六段捶打膻中益宗气
动作1.右手攥拳捶打膻中穴,同时左手攥拳捶打至阳穴。
2.左手攥拳捶打膻中穴,同时右手攥拳捶打至阳穴。
如此反复56次。
作用
前膻中穴内有胸腺和后背至阳穴,两穴之间即是宗气所在地。宗气是后天水谷之气和天源之气交会所生,是人体赖以生存之气。捶打膻中穴和至阳穴还可以促进两肺和气管的运动,可以化痰、除痰以保护肺及气管功能。
第十七段全身颤动百病消
动作1.双腿上下颤动,全身放松,两下肢及两上肢带动全身做有节奏的快速颤动。
2.单腿上下颤动,身体重心左右移动,重心一侧下肢颤动全身。
各做1~2分钟即可。
作用
通过双下肢和单下肢交替颤动,使全身放松,自己会感觉到特别轻松,使全身各系统、各组织器官功能之间关系协调自如。
第十八段气收养田养筋骨
动作1.回到起始势,站稳后随吸气两手臂环抱。
2.呼气,随呼气两手交叉.气归下丹田,然后再意守丹田1分钟即可。
作用可使气归丹田,使心情稳定平静,气养筋骨。
(实习编辑:谢运胜)
缓解疲劳,强身健体。
健客价: ¥328滋补强壮,镇静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头痛,头晕,健忘失眠,耳鸣。
健客价: ¥18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健客价: ¥6.5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9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
健客价: ¥8.3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大发作的单药或合并用药治疗,有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健客价: ¥18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以及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蛋白(PIIIP)〕的改善。
健客价: ¥25适用于药物治疗的各型抑郁症患者,能解除其抑郁症状。
健客价: ¥60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