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治疗 > 对于科学抗痘——痤疮的分级诊疗

对于科学抗痘——痤疮的分级诊疗

2018-10-22 来源:荣光辉皮肤健康咨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痤疮患者与正常人皮肤相比,皮脂増多,水流失增加,角质层的电导系数显著下降,皮肤的“砖墙结构”破坏,角质层里游离鞘氨醇和神经酰胺含量下降导致角质细胞间双层脂质膜的缺陷,提示角质层渗透屏障损伤。

痤疮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多发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最美的年纪谁也无法容忍痘痘的泛滥,皮肤科排号的年轻人,多半是被痘痘困扰的患者,成了皮肤科医生面临的重大课题。

什么是痤疮

又称“青春痘”,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多累及青年人。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青春期的专利,青春期之后也会患痤疮。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前胸、后背的粉剌、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引起痤疮的原因

①内分泌因素:与青春期激素分泌有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分泌过多。

②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导管口径变小、狭窄或阻塞,毛囊壁脱落的细胞和皮脂不能正常排出,形成粉剌。

③微生物感染:痤疮丙酸杆菌及其他细菌感染可导致炎症反应,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

遗传因素:雄激素代谢、免疫、炎症相关基因,如DDB2及SELL。

皮肤屏障功能与痤疮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痤疮患者与正常人皮肤相比,皮脂増多,水流失增加,角质层的电导系数显著下降,皮肤的“砖墙结构”破坏,角质层里游离鞘氨醇和神经酰胺含量下降导致角质细胞间双层脂质膜的缺陷,提示角质层渗透屏障损伤。

当皮肤屏障功能降低时,皮肤对外界的抵抗能力降低,如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降低可加重“痘痘”,皮肤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更容易繁殖;对内则不能保持水分导致皮肤干燥、敏感,从而进一步使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痤疮的分型

痤疮要及早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的痘痕、瘢痕等毁容性后果,治疗也要循序渐进。按照国际国内痤疮治疗指南,将痤疮分4级。

Ⅰ级:仅有粉刺

Ⅱ级:粉刺及炎性丘疹;

Ⅲ级:除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

Ⅳ级:皮损加重,发展为结节、囊肿、瘢痕。

合理抗痘——痤疮的分级治疗

Ⅰ级痤疮治疗

一般采用局部治疗,如果仅有粉刺,外用维A酸类制剂是最佳的选择。一些具有角质剥脱、溶解粉刺、抑制皮脂分泌、抗菌等作用的医学护肤品也可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Ⅱ级痤疮治疗

通常采用Ⅰ级痤疮的治疗方法,但对炎症性丘疹和脓疱较多,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此类痤疮也可采用联合治疗,如口服抗生素联合外用维A酸类制剂,或联合应用红蓝光,强脉冲光,光动力疗法、果酸、中医药等治疗。

Ⅲ级痤疮治疗

常常需要联合治疗,口服抗生素类及外用维A酸类制剂和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抗生素为首选。有指征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抗雄激素治疗。必要时联合应用红蓝光,强脉冲光,光动力疗法、果酸疗法、中医药等治疗。维持治疗可单独外用维A酸类制剂或(和)过氧化苯甲酰。

Ⅳ级痤疮治疗

口服异维A酸是这类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作一线治疗。对炎症性丘疹和脓疱较多者,也可先系统应用抗生素联合过氧化苯甲酰联合治疗,待皮损明显改善后再改用口服异维A酸治疗囊肿和结节等皮损。有指征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抗雄激素治疗。必要时联合用红蓝光,强脉冲光,光动力疗法、果酸疗法,点阵激光、中医药等治疗。

总之,我们要针对痤疮的不同严重程度、不同情况选择分级治疗、科学治疗。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