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症状 > 玫瑰痤疮发生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玫瑰痤疮发生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2018-08-11 来源: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TLR和抗菌肽均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保护机体,另一方面其活化后产生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招募的免疫细胞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

1、天然免疫

近年来证实Toll样受体(TLR)及抗微生物肽LL37在玫瑰痤疮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TLR是病原体识别受体家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皮肤细胞主要表达TLR2和TLR4,尤其是TLR2被发现在多种皮肤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等表面表达。抗菌肽主要由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产生,保护机体对抗多种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LL37的促炎和促血管生成作用均与玫瑰痤疮发生相关。

TLR和抗菌肽均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保护机体,另一方面其活化后产生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招募的免疫细胞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两种作用的失衡导致疾病的发生、加重。同时TLR2过度活化促进LL37的表达上调,活性加强,进一步加重免疫失衡,导致玫瑰痤疮的发生。

2、获得性免疫

天然免疫的激活导致后续获得性免疫活化,已有研究证实,玫瑰痤疮患者皮损中Th1细胞和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上调,Th1/Th17途径参与其中。也有研究显示,在丘疹脓疱型和肥大增生型患者皮损处B细胞相关基因CD20、PAX5、CD24基因有所上升,但CD20免疫组化染色仅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中可见,但同正常对照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浆细胞是否参与疾病的发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