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用了有刺痛感,怎么办才好?
关于刺痛感,在和很多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大家还是有很多认识需要再往回掰一下,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啦~
因为是先确定了这个选题,而这个话题大家熟悉的LeslieBaumann医生写了不少内容,大概搜了一下之后发现似乎也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全新解释,所以主要部分都是从她的书和文章里学习的。
同样也是这个原因,后面你会看到这个坑让我多么的崩溃,摔,完全没有得出什么意料之外的结论...
出现过有刺痛感的人很多
平时大家说到「敏感性皮肤」或者「用护肤品过敏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用了护肤品后出现刺痛/灼烧的感觉。
如果你也出现过,那你其实并不是少数。英国Amersham医院在2001年发布过一项调查,显示57%的女性受访者和31%的男性受访者曾经出现过用了某护肤品后感到刺痛或者灼烧感的经历。[1]
在LeslieBaumann医生的16种皮肤分型中,刺痛/灼烧被划分在敏感性皮肤这一类里,属于敏感性皮肤这一大类中的第三小类:[2]
痤疮/痘痘(Acne,S1)
玫瑰痤疮(Rosacea,S2)
刺痛/灼烧感(Stinging,S3)
过敏(Allergic,S4)
为什么会有刺痛感
在我们的表皮和真皮中都有感觉神经系统,所以你才能正常感觉到别人在摸你的手,也能在被针扎的时候感觉到疼。
而很多研究指向的一点就是,如果你对某种护肤品/成分感到有刺痛感,很可能是你的感觉神经对这种成分的反应过于灵敏了,由于敏感性更高,所以对很多人不太会有明显感觉到成分你就会觉得刺痛了。
不过在这个领域,研究仍然还在进行,需要的工作仍然非常多。即便是上面这个理论目前也还是推测,更多证据也还在收集中。
不过当然也是有例外的,比如在使用较高浓度的酸类成分时,酸对皮肤相当于是实实在在的造成损伤(虽然是为了日后更好),所以有刺痛感也是正常的了。
出现刺痛的成分之间没有联系
简单说就是:你使用A成分会刺痛和你用B成分会不会刺痛没有相关性。而原因嘛,目前还不知道。
比如说,即便你确定你对乳酸会有刺痛反应,但却不能确定你对苯甲酸或者壬二酸或者其他的某一种酸也同样有刺痛反应。
甚至有研究显示,对乳酸有刺痛反应的人与对苯甲酸有刺痛反应的人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
一方面,可能通过一种成分来推测其他多种成分的努力就变得很不现实了。
但另一方面,也排除了因为对一种成分有刺痛反应不能用而导致一系列成分和产品都不能用对尴尬。
皮肤屏障受损和刺痛感的关系
有相关,但并不是一定对应。
在一项298位女性参与的乳酸试验中,有更明显刺痛感的受试者中,经表皮水分流失(TWEL)确实相对更高,二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3]
如果单看这个结果的话,可能刺痛感一定程度上与皮肤屏障的受损(TWEL更高)有关,可能受损的角质层使得成分渗透更加容易,进而提高了出现刺痛感的可能性。
但同样有其他研究从不通的角度没有发现这样的关系,所以这个结论还不能直接下。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很想说一句:你这是在逗我玩么???不过学生物的这个状况应该也都懂吧,所以我也只能是不出意料的习惯性无可奈何,摊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出现刺痛感并不一定是因为成分正在皮肤中渗透着,出现刺痛的话可不要硬挺着啊。
出现刺痛/灼烧要怎么办?
如果是你预料之外出现的,停用产品就好了。如果是面霜、精华这种驻留类产品,洗洗脸休息一会一般就会好了。
那么,还有预料之中的刺痛?当然有了。
比如你在使用一些果酸、水杨酸或者A醇类的成分,你是能预料到会有一定的刺激性的。
这种的话如果不严重适度坚持一下下也可以吧,但如果刺痛感比较强还是建议停用的。
一个容易引起刺痛/灼烧感的不完全成分列表
这个列表是LeslieBaumann在它的皮肤分型的文章里给的,但是又没有给出明确的出处。
给的时候先说因为前面提到的不同的人可能出现刺痛的成分不同,所以这个列表仅供参考;紧接着又说原料领域进展很快每天都有新东西冒出来,这个列表肯定不全还是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写到这个地步,我强烈怀疑LeslieBaumann医生其实还有一个法学学位没告诉我们...这个列表中有这些成分:
AHA(果酸、乳酸等等)、苯甲酸、乙醇、阿伏苯宗(防晒剂)、壬二酸、辣椒素、桉树油、香精香料、薄荷醇、水杨酸、山梨酸、维生素C、金缕梅
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在说的这些成分需要注意啊,摔!
如果你懒得记那么多想简单一点的话:
各种酸类、精油/花水/纯露、香精香料、收敛类成分
这几类是相对来说风险比较大的,也是选择的时候多注意一下的。
怎么才能预防?
总结下来,大概有这么几条:
敏感性皮肤真的不能懒
保持皮肤屏障完整
留意可能导致刺激性的成分
可以做乳酸试验,但也只能确定/排除一部分成分
使用新产品前记得试用
不能懒,因为一旦碰到让你不对劲的成分就要想着去识别、记录和比较,当年寺主就是这么开始的,我知道的很多其他护肤达人也都是这么被逼出来的。
保持屏障功能完好虽然并不能100%避免出现刺痛/灼烧的情况,但还是会有帮助的。
可以对照前面这个简单的容易导致刺痛成分列表先做一个简单的判断,相信这一点你们都已经有所了解了。
活血化瘀,通络定痛。 用于瘀血阻络的痹证,症见肌肉关节疼痛剧烈,多呈刺痛感,部位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可有硬节或瘀斑。
健客价: ¥39镇惊,安神,行气。用于心慌气短,心神不安,气血淤滞,胸肋刺痛等。
健客价: ¥43调节“赫依”,安神止痛。用于心悸,失眠,精神失常,游走刺痛。
健客价: ¥28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用于瘀血阻滞、风邪上扰所致的偏头痛,症见头部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头晕目眩、或恶心呕吐、恶风。
健客价: ¥25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下焦湿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尿频急、尿道刺痛或尿血、腰痛等。
健客价: ¥26.5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5用于眼红肿、痛痒、刺痛等眼疾。
健客价: ¥18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下焦湿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尿频急、尿道刺痛或尿血、腰痛等。
健客价: ¥39.9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胸痹,症见胸闷、刺痛或隐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4行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乳癖,症见乳房内肿块,伴乳房疼痛,多为胀痛、窜痛或刺痛,胸胁胀满,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增减,舌质暗红或瘀斑,脉弦或脉涩;乳腺囊性增生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40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9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等。
健客价: ¥20行气活血,化瘀解滞,升清降浊。用于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症见胸闷,气短,心胸刺痛,眩晕,头痛等。
健客价: ¥60调节“赫依”,安神止痛。用于心悸,失眠,精神失常,游走刺痛。
健客价: ¥45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健客价: ¥10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健客价: ¥25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1减轻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暴露在风沙、阳光下、久视屏幕等原因所引起的眼部干涩、刺痛等不适症状,保护眼球免受刺激。
健客价: ¥29消“粘”,消肿,燥“协日乌素”。用于瘟热,风湿,“粘“性刺痛,偏、正头痛,白喉,炭疽,坏血病,瘰疬疮疡,疥癣等。
健客价: ¥25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刺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4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2补气健脾,活血止痛。用于脾胃气虚,瘀血阻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隐痛或刺痛、纳呆食少;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健客价: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