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预防护理 > 皮肤病护理 > 防不胜防,皮肤科这些坑(一),你跌过吗?

防不胜防,皮肤科这些坑(一),你跌过吗?

2017-06-08 来源:皮科大夫在线联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鸡眼是由于局部长期机械刺激引起的角质层增生,好发于足跖、趾、足缘等部位,临床表现为圆锥形角质栓,外围透明的黄色角质环,表面光滑,稍隆起,境界清楚。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医生也不例外,毕竟医生不是神。

  毋庸置疑,每一个医生都不想误诊发生在自己的病人身上,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从古至今,都有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发生错误的历史记载,这一切,告诉我们医疗错误不可避免。在我国古代,就有专门记载错误认识人体解剖和疾病诊治的专著——《医林改错》。这说明医生误诊和为改正错误所作的努力自古就存在。

  皮肤科医生也不例外,皮肤病多达两千余种,不要说是误诊了,有些罕见病,全世界范围只有几例或几十例,可以说根本就没见过。除了一些少见、罕见病外,临床上有一些相对常见的疾病,因表现不典型或是疾病个体差异,加上医生主观判断上的失误,误诊在所难免。

  一起来看一下皮肤科这些坑!

  1.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首先侵犯神经,患者往往先有神经痛症状,然后才出现疱疹。从疼痛到出现典型的红斑、水疱,1-5天不等,也有个别患者仅有疼痛不出现任何红斑、水疱,亦有疼痛伴红斑,不出现水疱。在这1—5天的“时间差”里,还有不出现典型皮疹的患者,很容易误诊。

  头面部的易误诊为偏头痛、牙痛;肩部的易误诊为肩周炎;胸腹部的易误诊为心绞痛、肋间神经炎、胸膜炎、胆囊炎,阑尾炎;腰部的易误诊为结石、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下肢的易误诊为坐骨神经痛等。

  带状疱疹在皮肤科,医生警惕性比较高,误诊几率较小。而其他科室,如基层全科、内科、外科误诊率相对高一些。主要与专业特点及疾病表现不典型,医生主观判断偏差有关。

  提醒大家,只要是半侧身体不明原因出现较为强烈的阵发性烧灼样、针刺样疼痛,这时候要想到带状疱疹,嘱患者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复诊。

  2.特异性皮炎:特异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相关,具有特应性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湿疹样变,伴有皮肤干燥、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自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常伴有血清IgE水平升高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或家族中易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过敏性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特异性皮炎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而诊断率却不高,这其中大部分都诊断为了湿疹。有专家称国外特异性皮炎和湿疹的诊断率和国内正好相反,我们是湿疹诊断率远远高于特异性皮炎,国外则是特应性皮炎诊断率高于湿疹。

  目前对于湿疹这一诊断,大多数学者认为,湿疹是不明原因皮炎的暂时性诊断。诊断湿疹没有错,不应认为诊断为湿疹就没事了,应详细追问病史、观察病情、注意随访等,争取给予明确原因的诊断,如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3.梅毒: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先天梅毒)。获得性梅毒又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指感染梅毒螺旋体在2年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隐性梅毒,一、二期梅毒也可重叠出现。晚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上,包括三期梅毒、心血管梅毒、晚期隐性梅毒等。神经梅毒在梅毒早晚期均可发生。胎传梅毒又分为早期(出生后2年内发病)和晚期(出生2年后发病)。

  由于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性,尤其是二期梅毒疹,皮损类型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疹及脓疱疹等,因此梅毒在皮肤科被称为“模拟大师”,很容易误诊。

  一期梅毒硬下疳易误诊为固定性药疹、生殖器疱疹等;二期梅毒疹易误诊为寻常型银屑病、病毒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等。

  提醒大家,临床遇到性活跃人群,出现生殖器无痛性溃疡或皮肤泛发性皮疹,无瘙痒感,不要轻易下结论,注意筛查梅毒。

  4.红癣:红癣由一种棒状杆菌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腋下、股部等处,病变部位皮肤为砖红色,不痒,直接镜检真菌为阴性。

  红癣有时候被误诊为股癣,红癣皮损为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的红色、棕红色或褐色斑片,一般无瘙痒感。股癣则是环状或半环状斑片逐渐向四周扩展,中央逐渐消退,边缘境界清楚,其上有丘疹、水疱或结痂,常伴有瘙痒。可以直接显微镜镜检和伍德灯检查协助诊断。

  5.疥疮:疥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可在家庭及接触者之间传播流行。临床表现以皮肤柔嫩之处有丘疹、水疱及隧道,阴囊瘙痒性结节,夜间瘙痒加剧为特点。

  对于皮肤科医生来说见了疥疮肯定不会放过,一是患者瘙痒非常痛苦,迫切需要治疗,二来相对于其他皮肤病,疥疮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治疗疥疮应该是皮肤科医生的拿手好戏,但是如果马虎大意,或是患者不规范治疗,导致皮损不典型者,会把疥疮误诊为湿疹、痒疹。

  临床上有一种特殊类型疥疮,称之为“挪威疥”,也称角化型疥疮、结痂性疥疮,多见于老年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者。表现为皮肤干燥、结痂,感染而化脓,头面、手部有较厚的鳞屑堆积。这种情况如果查体不仔细,加之病人年老体弱病史叙述不清,易被误诊为慢性湿疹。

  6.脂溢性角化:脂溢性角化也称老年斑,临床常见,系一种中老年人较常见的良性表皮性肿瘤,尤以男性多见。早期在脂溢部位出现无痛性的、界限清楚的浅褐色斑,以后色泽加深,病变隆起呈疣状生长。

  本病虽然叫老年斑,但也可发生于中年,甚至青年,这种情况容易误诊为扁平疣,尤其是面部、手背部位的。仅从皮损形态上有时候很难鉴别,可以借助皮肤无创检查,如皮肤CT、皮肤镜,必要时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7.跖疣:是足底皮肤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好发于足跖部,临床表现为圆形角化斑块,中央凹陷,边缘稍高,角质层刮除后可见黑色小点或者点状出血,走路或挤压时疼痛。若单发于易摩擦部位易误诊为鸡眼。

  鸡眼是由于局部长期机械刺激引起的角质层增生,好发于足跖、趾、足缘等部位,临床表现为圆锥形角质栓,外围透明的黄色角质环,表面光滑,稍隆起,境界清楚。

  8.头皮银屑病:头皮是最常发生银屑病的部位之一,主要表现为头皮起红斑,上有厚厚的白色鳞屑,边界比较清楚,红斑常超出发际线。皮损处发根部由于增厚的鳞屑使头发聚拢成簇,头发呈束状。

  若是四肢、躯干无皮损,仅发生于头皮的银屑病易误诊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初期皮损为毛囊周围红色小丘疹,皮疹相互融合而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皮损处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病情严重者整个头部被覆油腻性厚痂,鳞屑常粘附于头皮,不易去除。另外,脂溢性皮炎毛发可稀疏、变细、脱落,但无束状发。同时头皮会出现瘙痒。

  (未完待续,下期更精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