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关注 > 皮肤新知 > 罕见的真菌感染:毛壳菌属皮下霉菌病 1 例

罕见的真菌感染:毛壳菌属皮下霉菌病 1 例

2017-06-04 来源:皮肤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皮损起因不明,无局部外伤史。患者为农民,经常接触谷物及肥料,发病2月前曾感觉左臂抬起及颈部活动困难,其他病史包括2型糖尿病史。

  毛壳菌属是自然界常见的真菌,一般生长在砾岩地带的土壤或植株残体中,菌丝外观类似绳索。临床上,毛壳菌属感染后出现症状的病例较为罕见。

  近期来自印度的Vasudevan教授报道了1例毛壳菌属致皮下感染,并累及胸腔的病例,刊登在ClinicalandExperimentalDermatology杂志。

  基本病史

  患者男性,47岁,左上臂、左肩及邻近的左胸和上背部多发性肿块10年余。起初为左上臂孤立性小结节,呈黑色突起,2月后结节逐渐增大,无角栓排出。随后,类似皮损逐渐累及左臂,左肩以及左上胸部。

  皮损起因不明,无局部外伤史。患者为农民,经常接触谷物及肥料,发病2月前曾感觉左臂抬起及颈部活动困难,其他病史包括2型糖尿病史。

  体格检查示全身健康状态良好,左上胸部及邻近的左上臂、左肩和上背部多发性结节、溃疡,伴条索状瘘管窦道形成,受累皮肤呈轻度红斑水肿,触之较硬,有清澈透亮液体流出,未发现角栓。

  愈合后皮损呈增生性瘢痕,零散分布在在活动性结节溃疡之间。血常规检查示血糖水平升高,余未见异常。

  皮损处脓液刮取检查观察到真菌菌丝,组织活检示真皮层致密的肉芽组织,伴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其他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高倍镜下发现真菌球状菌体呈松散的纤维样排列,Splendore–Hoeppli现象阳性,PAS染色和Grocott-Gomori六胺银高温染色证实为真菌,经琼脂基培养确定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sp株,乳酸酚蓝染色示典型毛发样闭囊壳及散发出来的孢子。

  胸部X线片及CT检查示左上胸壁一软组织肿块,肿块尺寸42mmx32mmx31mm,并累及胸腔内左肺心尖区,包绕锁骨下动静脉,并在锁骨下静脉近端发现血栓形成(图3c,3d所示)。包括主动脉、上腔静脉、气管、食管等纵隔内组织器官未见异常。

  治疗

  患者经口服伊曲康唑200mg/次、1日2次治疗后,皮损症状明显改观。与呼吸科、胸外科医生会诊后,嘱患者抗真菌继续保守治疗。

  病例学习

  毛壳菌属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致病形式为机体对其二次代谢产物的过敏效应。

  确诊试验为真菌培养,其特征为适宜温度37℃-42℃,14-21d内生长迅速,菌体呈白色至浅黄色,分泌物起初呈粉红色后逐渐变棕色,子囊壳开口直径100-250μm,刚毛薄壁弯曲,顶端有单一的囊孢子口。

  临床上,毛壳菌属致胸壁受累需要与曲霉菌属所致的肺部感染相鉴别。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感染较为敏感,其他药物还包括氟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