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治疗 > 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

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

2017-04-23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维A酸: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转录干扰黑素合成,缩短表皮更替时间,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脱落。在与其他药物联合时,可促进后者的渗透,提高疗效。临床应用浓度为0.05%~0.1%,治疗黄褐斑一般用药24周左右见效。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对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本病至今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化学剥脱、激光及联合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仍为首选。

  局部治疗

  一、酪氨酸酶抑制剂

  1.氢醌:可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素细胞中DNA及RNA的合成、加速黑素细胞的降解。常用浓度为2%~5%的乳膏,每晚1次,5~7周显效,可维持治疗3个月至1年。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浓度和时间相关。

  2.壬二酸:通过干扰线粒体的呼吸链和DNA合成起到细胞毒及抗增殖作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主要作用于高活性的黑素细胞,抑制黑素生成。外用常见浓度为15%~20%的乳膏,每天2次,1~2个月后起效,但需持续应用数月,最长可至8个月。

  3.熊果苷: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小体成熟。

  4.甘草萃取物: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抗炎作用。目前国内外仍缺乏此药疗效的可靠试验数据。

  5.曲酸:通过螯合铜离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6,从而抑制黑素合成。

  二、抑制黑素小体转运:黄豆萃取物:通过抑制蛋白酶活化受体-2,使色素消退。但在针对黄褐斑治疗方面,目前尚缺乏可靠的临床对照试验。

  三、加速表皮更新:维A酸: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转录干扰黑素合成,缩短表皮更替时间,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脱落。在与其他药物联合时,可促进后者的渗透,提高疗效。临床应用浓度为0.05%~0.1%,治疗黄褐斑一般用药24周左右见效。

  四、抗氧化剂:维生素C通过螯合铜离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多巴醌的氧化,预防自由基的产生,还可使被氧化的黑素减少。同时具有预防紫外线诱导产生自由基对皮肤造成损伤的作用,因可被保存于表皮中,因此,较防晒乳膏的光防护作用强。

  五、三联霜(4%氢醌+0.01%氟轻松+0.05%维A酸):用维A酸避免氢醌氧化,增加后者渗透性;糖皮质激素降低氢醌、维A酸的刺激性,并通过减少细胞代谢,抑制黑素生成。一项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将4%氢醌、0.01%氟轻松、0.05%维A酸与任2种药物组合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三联霜组中有77%达到治愈或显效,而两药联合组为46.8%。随后的多项临床研究均支持此配方的疗效,使4%氢醌、0.01%氟轻松、0.05%维A酸成为目前治疗黄褐斑的一线治疗方案。另有研究发现,8周疗程的三联霜疗效较单用4%氢醌,皮损改善更明显。

  六、其他

  1.绿茶萃取物:主要由具有抗氧化、抗炎及抗癌作用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等多酚类化合物组成,其中EGCG是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调控黑素生成之能力。

  2.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siRNA乳膏:作为黑素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的信号分子,在黑素细胞分化、发育、功能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作为Rab27A的关键性转录因子,调控黑素小体的转运过程。MITF-siRNA可抑制MITF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其下游的酪氨酸酶基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基因等的表达,调控酪氨酸酶转录及成熟过程,最终使黑素生成减少。有研究者采用含有0.005%MITF-siRNA乳膏治疗黄褐斑,取得安全、满意的疗效。

  系统治疗

  一、抗氧化剂:维生素C、E,原花青素等是常见的抗氧化剂。一项多中心、双盲研究显示,维生素C、E联用较单用维生素C临床改善明显。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中利用原花青素联合维生素A、C、E治疗60例菲律宾女性黄褐斑患者,试验组药物成分为原花青素24mg,β胡萝卜素6mg,维生素C60mg,维生素E15IU,每日2次,疗程8周,结果显示,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MASI)及黑素测试评估均显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尚缺乏长期随访资料。

  二、氨甲环酸(tranexamic):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该药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结合角质形成细胞,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素合成。口服及局部外用氨甲环酸,组织学可见表皮中的黑素减少,血管和肥大细胞数量下降;发现治疗后皮损的黑素指数降低,非皮损处则相反,该药可能对皮损及非皮损部位的作用不同。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在黄褐斑中大多取得较好的疗效,建议联合用药并利用三联霜控制复发,植物萃取物如大豆、甘草、绿茶萃取物等虽然在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获得满意疗效,但在黄褐斑治疗方面尚缺乏足够证据。随着对黄褐斑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基因工程药物的出现,可能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