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症状 > 血管性胎记相关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血管性胎记相关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2017-04-23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毛细血管畸形又称葡萄酒色斑(PWS),大多数PWS为散发、单个皮损,但少数PWS表现为不完全外显和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

  血管性胎记通常单发,少数多发,多数在出生后即存在,或出生后不久发生,也是某些遗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血管性胎记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瘤是一种血管良性肿瘤,不同于血管畸形,以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有自发消退倾向;而血管畸形为非肿瘤性的血管发育异常,组织学上表现为血管结构异常,内皮细胞仍处于静息状态,主要有毛细血管畸形和静脉畸形。

  血管瘤

  Ye等已证实,在散发性血管瘤的体细胞中,发现TEK基因突变率较高。Boscolo等证实,JAGGED1信号调节血管瘤起源的细胞外膜细胞分化,表明其在血管瘤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血管瘤增生期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uPAR和IL-6表达有明显差异,同时证实抑制核因子-κB能抑制促血管瘤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大样本统计资料分析证实,家族性血管瘤患儿皮损中存在体细胞基因突变。Walter等发现3个血管瘤家系中存在与染色体5q31-5q33相连锁的易感基因位点,位于D5S1469和D5S211之间,遗传距离为38CM。该区域内有3个与家族性血管瘤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编码产物分别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B和FMS相关酪氨酸激酶-4,这些与家族性血管瘤相关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还可能与散发性血管瘤发生有关。Blei等报道6例血管瘤家系,发病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呈不完全外显。

  毛细血管畸形

  1.毛细血管畸形又称葡萄酒色斑(PWS),大多数PWS为散发、单个皮损,但少数PWS表现为不完全外显和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11]。Eerola等通过对17个PWS家系进行研究,发现6家系与RASA1突变有关,所有存在基因突变的PWS典型皮损表现为:粉红到红色、多发、面积小、卵圆形,其中有一PWS家系中存在高速血流量血管畸形;另11个家系中有9人未发现RASA1突变,皮损位于颈项区且皮损面积较大呈暗紫红色。近期研究发现,毛细血管畸形可能与X染色体遗传有关。有报道,1例Turner综合征患儿毛细血管畸形与X染色突变相关,伴有鳞屑的毛细管畸形发生与Xp11.3-q12突变有关。Hershkovitz等在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毛细管畸形家系中发现3种不同的RASA1突变点,提示临床病例中有关RASA1突变比先前定义的RASA1突变范围更广,包含了非高流速的遗传性毛细血管畸形病灶。

  2.毛细血管畸形是某些综合征的皮肤表现:

  (1)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综合征(CM-AVM):其典型皮损特点为面积小、多病灶,皮损部位无特异性,颜色粉红、鲜红或紫红色常伴有周边苍白圈,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已证实与RASA1基因突变有关。

  (2)遗传性良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BT):毛细管畸形为单纯的血管畸形造成,而HBT则由于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组织障碍,属于ACVRL1,ENG和SMAD4突变。在部分家系中会出现HBT和毛细血管畸形症状相重叠,可能存在基因表型相同。McDonald等研究进一步证实,HBT和毛细血管畸形存在相同临床表现。

  (3)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又称Osler-Rendu-Weber或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为12.5/10万~20/10万,是一种血管壁结构发育异常、以出血和血管畸形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根据分子遗传学机制的不同可分为3型,与位于染色体9q3411的endoglin基因或位于12q11-q14的活化素受体样激酶1基因发生突变有关。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基本病变为全身毛细血管局部扩张,临床上患者表现为遗传性、血管畸形和出血素质三联征,并可形成血管瘤或动-静脉瘘。

  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典型临床表现为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柔软、可压缩蓝色病变皮损。大约94%的患者表现为散发静脉血管畸形,与遗传相关的有显性遗传性皮肤黏膜静脉血管畸形(VMCM)综合征和显性遗传性球型细胞静脉血管畸形(GVM)综合征。

  VMCM综合征存在体细胞Tie2/Tek突变,所有基因突变均会导致Tie2受体的高度磷酸化。49.1%散发性静脉畸形患者有Tie2体细胞突变。其中包括一个L914F变化(85%)和一些双重突变一并发生于同一个等位基因(15%)。提示可以通过Tie2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生成,为散发性静脉畸形患者拓宽了治疗途径。与VMCM综合征相似,GVM综合征可为大家族性遗传或散发病例基因突变。体细胞“二次攻击”性突变在GVM综合征患者出现染色体缺失,提示GVM综合征遵循不完全显性遗传规律,最新的研究认为,体细胞的单亲二体性造成了GVM多灶性损害。

  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为少见先天性疾病,又称Bean综合征,实质为静脉畸形而非典型血管瘤,畸形在出生后或童年时即可发现,可见于任何部位,以躯干及上肢多见。皮内及皮下紫蓝色突出的异常血管,质地似软橡皮,可压缩,压力解除后立即恢复。常伴有内脏同样病变,常发生消化道出血。组织学可见成团扩张的毛细血管,管腔被覆薄层内皮细胞。文献报告约40余例,国内尚未见报告。可表现为常染色性显性遗传,第9号染色体短臂点突变,但多为散发性。

  综上所述,研究发现与遗传相关的血管性胎记,包括婴儿皮肤血管瘤、毛细血管畸形和静脉畸形等,发病机制在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目标,有利于建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措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