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非编码的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能调节基因表达,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miRNA在皮肤肿瘤中的研究日渐成熟。
1、miRNA在肿瘤中的作用
在肿瘤中,miRNA通常以瘤基因或抑瘤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抑瘤性miRNA具有类似抑瘤基因功能,与肿瘤发生呈负相关,其表达下调或失活将直接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致瘤性miRNA具有类似癌基因功能,与肿瘤发生呈正相关,其过表达或持续活化将直接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这些抑瘤性或致瘤性miRNA通过其靶基因、上游转录因子及各种反馈调控回路相互交织组成了复杂的生物调控网络,为miRN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种机制。
2、miRNA与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
近年研究发现,miRNA的调节异常已经成为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的一条重要途径,
miRNA加工成分包括微处理复合物,如核酸内切酶Drosha酶和Dicer酶、DiGeorge综合征危象区基因8蛋白、诱导沉默复合体,而诱导沉默复合体又包括Argonaute蛋白1、2,ds-RNA依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Tar结合蛋白1、2。研究证明,这些蛋白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均有表达,其中核酸内切酶Drosha、DiGeorge综合征危象区基因8、Argonaute蛋白1和2、ds-RNA依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和Tar结合蛋白1的表达在基底细胞癌中明显高于健康对照。有作者通过对7例鳞状细胞癌皮损和其周边正常皮肤的微阵列分析,从1205个miRNA序列中筛选出上调miRNA包括miR-135b、miR-424和miR-766,下调的包括miR-30a、miR-378、miR-145、miR-140-3p、miR-30a和miR-26a,证明了不同miRNA表达的差异性在鳞状细胞癌的分子发病机制上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iR-365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的高表达,证明其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有致瘤作用。
3、miRNA和其他非恶性黑素瘤皮肤肿瘤
miRNA在其他皮肤肿瘤,如蕈样肉芽肿(MF)、Merkel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是这些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病毒编码的miRNA调节病毒基因的表达,参与病毒相关性皮肤肿瘤的发生。
通过微阵列分析比较,研究miRNA在MF肿瘤期中的表达,确定了有差异性的49个miRNA,大多数的差异表达miRNA(30/49)在肿瘤阶段上调。最显著的差异表达miR-155和miR-92a、miR-93。有作者通过研究证明,miRNA和梅克尔多瘤病毒(MCV)与Merkel细胞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对6例MCV阳性,10例MCV阴性的肿瘤行微阵列分析发现,MCV阳性的肿瘤上发现有上调的36个miRNA,下调的20个miRNA。miRNA在Kaposi肉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KSHV编码的miRNA。病毒编码的miRNA其序列和功能和人miRNA不同,相对较为独特。12个KSHV前体miRNA编码18个成熟的miRNA已经被确认。
4、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miRNA的认识已取得很大进展,大量新的miRNA被发现,对miRNA作用机制和一些基因功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已经开始探索miRNA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miRNA在皮肤肿瘤领域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尤其是miRNA对临床有帮助的靶基因功能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