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能够介导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证实,在多种肿瘤中均可检测到EGFR的过度表达,因此,EGFR抑制剂已成为多种肿瘤生物靶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上市的具有抑制EGFR途径信号传导作用的药物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帕尼单抗和兼具有抑制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多靶点药物如索拉非尼、凡德他尼和拉帕替尼。由于EGFR存在于所有正常上皮和部分间叶来源的细胞,该类药物对表皮组织及其附属器,包括皮肤、毛发、指甲具有特殊的不良反应。如:痤疮样皮疹,毛发改变,放射性皮炎,皮肤瘙痒、干燥和皲裂及口腔并发症、指趾甲的改变等。认识这些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药物及时正确地治疗,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确保肿瘤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EGFR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地位日益突出,其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也逐渐引起重视,尤其是皮肤不良反应,尽管很少是致命性的,却能引发身体和心理的明显异常,导致药物的减量或中断,影响疗效。因此,掌握这些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对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抗肿瘤治疗的连续性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