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常于婴儿期或幼儿早期发病,表现为分布躯干和四肢的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减退斑,有时可累及面部,斑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一般无瘙痒或疼痛,可伴发血小板减少和结节性硬化等疾病。
近年来该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找到3个不同致病区域,分别为6q24.2-q25.2、12q21-q23和2q35。发现2q35上的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6为该病的致病基因,进一步通过基因功能证实,免疫组化显示,ABCB6抗体在上皮细胞质中弥散性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显示,ABCB6在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中有表达,斑马鱼实验证明了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6在色素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报道,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的ABCB6基因突变位点共8个,包括1个移码突变,7个错义突变。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多种基因测序和功能研究的方法逐渐成熟,对于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遗传学的研究也将更一步深入,而随着更多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的发现,将了解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的更多遗传特征,为临床实现对于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的基因治疗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