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色素痣在组织学上可分为
①交界痣,一般是平的,呈一致性棕色,痣细胞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低度恶变趋势。
②皮内痣,最常见,一般是隆起的,有时为乳头瘤状。色素很少,如有则为棕色至黑色。痣细胞完全在真皮内,可能无恶性趋势。
③复合痣,常为棕色,由前二型成分结合在一起。有低度恶性趋势。
④蓝痣,一般为扁平,几乎出生时就有色素,呈蓝色或石板灰色。无恶性趋势。
⑤先天性眼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又称太田痣,是围绕眼眶、眼睑和眉部皮肤的一种蓝痣。好发于东方人和黑人,无恶性趋势。如发生于白人,则有恶性趋势。
适合激光治疗的斑痣:
雀斑:针尖至米粒大约棕色小斑点,散布在两颊及鼻梁,一般幼年时就有,并始终存在。
黑痣:大多是青春期以后逐渐出现,数个至数十个,针尖至米粒大棕色或黑色平坦斑点或突起丘疹,主要分布在面、颈部。
颧痣:青春期以后逐渐出现位于两侧颧骨或两眼外侧下方灰蓝色针头至米粒大小的群集斑点,少数患者有家族性遗传。
肝斑:25岁以后逐渐增加的棕色斑,大多呈对称出现在两侧脸颊。颜色与煮熟的猪肝相似,因此称作肝斑,与肝病无关。
太田母斑:一般在一侧脸的上半部出现灰蓝色斑驳斑块,甚至眼球巩膜也会有灰蓝色,色素深至真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