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部分乳腺放射解读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APBI一直备受放疗界的关注。最新证据显示,在“适宜”的患者中,APBI在延长生存时间和控制早期乳腺癌局部复发方面效果与WBI相当。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75000女性乳腺癌使用这种方式行辅助放疗。
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禁忌原则
虽然目前越来越先进的化疗手段,已经尽可能的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但是在临床上,仍然有不少患者会产生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比如有肿瘤患者因在化疗后“手脚麻木”而恐慌不已,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其实,这也是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之一。
在对癌症疾病知识的了解中,人们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治疗,还有很多比如能够活多久的问题,良性脑瘤手术后能活多久?因为癌症疾病的发生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以及生命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APBI一直备受放疗界的关注。最新证据显示,在“适宜”的患者中,APBI在延长生存时间和控制早期乳腺癌局部复发方面效果与WBI相当。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75000女性乳腺癌使用这种方式行辅助放疗。
一直以来,辅助化疗耽搁后是否会使疗效打折扣是NSCLC临床治疗中面临的最实际问题之一。因为在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当中,有研究显示化疗打晚了会使患者的总生存受到不良影响。那么NSCLC会怎样?
因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大多数发生在治疗后2年以内,约占80%,因此2年以内需要密切复查,需要3月复查一次;少数病人复发转移发生在治疗后3-5年,约占10-20%,因此术后3-5年仅仅需要6月复查一次即可。
甲状腺癌手术后的病人,由于手术切除了大部分或全部的甲状腺,术后多数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因此,需要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替代治疗。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不但需要甲状腺激素制剂替代性治疗,更需要甲状腺激素制剂抑制性治疗。
乳腺癌术后化疗一般在术后半年左右内完成,如果要进行术后放疗的话,通常在化疗之后进行辅助放疗,在完成术后的化疗/放疗后,除继续完成一年的辅助靶向药物治疗(赫赛汀),和/或辅助内分泌治疗外,同时进入监测/随访阶段。
肿瘤患者提倡适当活动,但剧烈活动会极大地消耗体力,不利于患者康复,而且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癌细胞的活跃和发展,使病情加重。肿瘤患者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不累为前提。
发热持续时间(几小时or几天)?最高体温(体温≥40℃需紧急处理)?有无伴随症状(包括寒战、皮疹、肌痛、咳嗽、流涕、头痛、胸痛、腹痛、呕吐、腹泻、静脉穿刺部位疼痛、意识改变、排尿困难)?
肺癌术后很多患者都觉得有痰但咳不出,这种情况下家属可以协助排痰。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床边,手掌呈杯状,叩打与痰部位相应的胸壁,并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并用双手掌按压术侧胸廓,吸气时双手放松,咳嗽时双手加压,以保护伤口,减少胸壁震动引起的切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