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乳腺癌复发风险仍存在
即便是T1期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0年累计复发风险仍然为13%,第5~20年每年复发风险1%。该研究更好地对20年复发风险进行了定量,样本量够大,随访够长,纳入的都是临床试验数据,这些结果可帮助医生和患者们决定是否5年后继续治疗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时是否坚持治疗。
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禁忌原则
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饮食宜忌要记清,甲状腺癌给患者带来的那份伤痛是很大的的,患上甲状腺癌最主要的就是积极的治疗,一旦患发甲状腺癌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其实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饮食对病人康复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如果甲状癌病人不注意这一点。
直到最近回国探亲,赵女士在老公的陪同下,到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看病,才被确诊为颊黏膜鳞状细胞癌(属于口腔癌的一种)!
即便是T1期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0年累计复发风险仍然为13%,第5~20年每年复发风险1%。该研究更好地对20年复发风险进行了定量,样本量够大,随访够长,纳入的都是临床试验数据,这些结果可帮助医生和患者们决定是否5年后继续治疗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时是否坚持治疗。
研究者对20周大的L-dKO小鼠模型肿瘤组织和正常健康小鼠肝脏组织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共涉及4500种蛋白,发现一种差异很显著的蛋白LHPP,这种蛋白在健康组织中正常表达,在肿瘤组织中几乎不表达,LHPP是一种蛋白组氨酸磷酸酶。
肿瘤诊断时,即已有癌细胞转移至远处部位,参与微转移的癌细胞数量极少,现有仪器检测手段无法检到。统计学分析表明,35%的肺癌患者体内有数千处微转移,但只有50%的微转移会发展成威胁生命的恶性肿瘤,其余50%的患者或许是免疫系统监控着这些癌细胞,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研究发现超过50%的不明原因难治性缺铁性贫血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约有75%患者可获得治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胃酸分泌降低以及胃液中维生素C浓度降低,影响肠道铁吸收,最终导致缺铁性贫血。
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中生存,口腔感染后可能导致口气严重,且往往有一种特殊的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不易祛除,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病的最直接细菌之一。
药理浓度的维生素C是一种促氧化剂,有多种抗癌机制。大剂量输注维生素C,体内维生素C达到药理浓度,与肿瘤组织内过量的铁离子发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与自由基,细胞外液的过氧化氢会选择性破坏癌细胞的DNA,导致其死亡
研究共纳入748名患者,在超过20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77名患者发生了至少一次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两年累计发生率为5.8%。心脏的辐射暴露剂量与MACE风险增加显著相关,风险比为1.05/Gy
吉非替尼的pKa为5.4和7.2,当溶媒的pH为5时,其溶解度迅速下降。Tang等进行了一项Ⅰ期临床试验来评估胃内pH对吉非替尼生物利用度的影响。26名健康者被纳入该项研究,研究发现雷尼替丁(450mg)可使吉非替尼的AUC和Cmax分别降低47%和71%,提示应避免将吉非替尼与AD联用。
有一定抗胃癌作用的有香草、香菇、灵芝、薏苡仁、木耳、人参、蜂蜜、蜂王浆、淮山药、海参、紫草等;蔬菜、水果和豆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铜等,也具有一定的抗胃癌作用。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尤其在进行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时,作好适当的饮食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应根据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别供给普通饭、软饭、半流汁与流汁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