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西医治疗 > 让癌患远离疼痛的三阶梯镇痛

让癌患远离疼痛的三阶梯镇痛

2014-05-1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主观感受,已被列为继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癌性疼痛是以慢性疼痛为主并伴有急性暴发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可出现在整个病程的不同时期。

  在确诊恶性肿瘤时,约1/4的患者出现中、重度疼痛;在接受抗癌治疗的成人和儿童中,1/3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患者中约有3/4伴有疼痛,当患者出现疼痛后,首先想到的是肿瘤出现了扩散,病情在恶化等,往往出现抑郁、焦虑或恐惧等心理问题,使患者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低、严重的疲劳和乏力,甚至形成“疼痛-失眠-疲乏-苦恼-疼痛”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治疗癌痛最基本的方法是药物疗法。因为镇痛药物具有镇痛效果好,使用方便,产生作用快等特点,一般比较安全,患者可以在家中使用。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镇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但患者仍对镇痛效果不满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药物效果问题,而是使用方法不合理。癌痛知识不足和治疗上的误区仍是目前广泛存在的问题,很多患者、家属、甚至医护人员对癌痛了解不足,误认为注射“杜冷丁”是最有效的镇痛手段,往往在患者出现疼痛后选择度冷丁作为镇痛方法,严重妨碍了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而对麻醉性镇痛药物会导致“成瘾”的误区,也是合理足量用药的主要障碍。通过大量临床治疗证实,90%的癌痛患者可以通过镇痛药物缓解疼痛,10%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控制难治性疼痛。

  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已经开展了规范化的癌痛三阶梯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镇痛药物(按阶梯用药);根据药物作用时间,按规定时间用药,而不是当疼痛再次出现时给药(按时给药);根据患者对镇痛药物的敏感程度,选择最适合患者需要的镇痛方案(个体化给药);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机体反应情况,注意药物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注意具体细节)。

  第一阶梯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塞来昔布(西乐葆)等等。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杜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不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总之,对癌症疼痛的处理应采取主动预防用药,良好的镇痛方案是患者获得有效镇痛而无不可接受的副作用。合理的给药途径也是有效控制癌痛的重要因素,采用无创给药方法,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便于使用,口服吗啡对癌痛患者是没有最大剂量限制的,长效的口服和经皮吸收制剂最符合镇痛需求,原则是能口服的不用注射,建议尽量不使用注射镇痛药物的方法控制持续存在的慢性癌痛。止痛剂应有规律按时给予,而不是必要时才给,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物药效消失之前给予,得以持续镇痛。癌痛患者合理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能缓解疼痛,不会出现“成瘾”现象。按时治疗,90%以上的癌症患者疼痛可以得到缓解,从而增加治疗信心,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实习编辑:梁炜豪)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