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西医治疗 > 包治百病的网红神药二甲双胍 真能抗癌吗

包治百病的网红神药二甲双胍 真能抗癌吗

2019-12-06 来源:咚咚癌友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年来,关于二甲双胍抗癌机制的研究比较多,但在临床转化上还未有统一结论。除了神药报道外,也有越来越多研究否定了二甲双胍在非糖尿病癌症患者中的治疗获益,甚至还提到了腹泻等其他不良事件有增加的苗头。

近几年,有个全能“网红神药”二甲双胍,多次刷爆朋友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二甲双胍做不到:

其实,二甲双胍最早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临床使用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

近年来,大家发现了二甲双胍其实是个“全能选手”。除了降糖,多项研究表明它还可以减肥、保护心血管、改善肠道菌群,还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抗炎、抗衰老和治脱发等等……堪称美容养颜、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的必备良药。

当然,在抗癌领域,二甲双胍抗癌也是捷报频传:

二甲双胍对于非糖尿病的肠癌患者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二甲双胍和血红素可抑制三阴乳腺癌的生长;

二甲双胍可降解PD-L1,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细胞的压制,提高抗癌能力等。

二甲双胍可以消除头颈癌起始细胞的干细胞特性,阻止其恶变为癌症。

所以,一切都看起来这么美好,在各种媒体的轰炸下,一颗“抗癌新星”冉冉升起,也有一些癌症患者有事没事的“吃几颗”,用了60多年的老药也不应该会有啥害处。

然后,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近期,来自国内多家顶尖三甲医院的肿瘤学专家联手发布了一项重磅临床数据:二甲双胍联合靶向药,让部分肺癌患者少活半年。

中国非糖尿病肺癌患者:二甲双胍联合靶向药,少活半年

为了评估二甲双胍是不是真的可以抗癌,来自重庆、郑州、上海的多位临床医生组织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II期临床试验中:入组了224名IIIB-IV期非糖尿病的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以1:1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一组接受吉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吉非替尼剂量为250mg/天,二甲双胍剂量为500mg/天,两周后增加到1000mg/天。

有效性方面:二甲双胍的加入,让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从11.4个月缩短到了10.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从27.5个月缩短到了22.0个月,平均相差了5.5个月;

副作用方面:在白介素6(IL-6)水平升高的亚组中,吉非替尼加二甲双胍组与加安慰剂组的安全性相似,但腹泻的发生率显着升高(78.38%vs.43.24%)。具体数据如下:

单独吉非替尼的OS是27.5月,而联合二甲双胍后缩短为22月

所以,中国的研究数据表明:二甲双胍的加入,不但没有起到抗癌效果,反而可能影响了疗效(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生存期减少5.5月。

有趣的是,来自墨西哥的一些临床医生也发布了类似的数据,结论却是完全相反:139位EGFR突变肺癌患者,70位单独使用靶向药,69位使用靶向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加入显著延长了生存期31.7月VS17.5月,足足延长了14.2月,一年多。

国内数据和国外数据差别这么大,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人种差异?也或者是临床设计的原因。比如,墨西哥的这套数据患者基线水平、用药种类和入组情况,都有些蹊跷,真实性值得商榷。据了解,国内学者已经再跟国外学者沟通,咚咚也会持续关注。

不管怎样,从国人的临床数据看来,二甲双胍能否增强吉非替尼效果还存在争议。建议广大非糖尿病的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慎重选择。

晚期胰腺癌患者:增毒不增效

与上述肺癌试验类似,一项招募了121名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二期临床试验,给出了类似的答案。121名晚期胰腺癌患者,1:1随机分组,一组接受标准的二线治疗方案(吉西他滨+特罗凯),另一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加上二甲双胍。

结果显示:二甲双胍的加入,让6个月的生存率从64%下降到57%;中位总生存时间从7.6个月缩短到6.8个月。而3-4级较为严重的腹泻发生率从5%提高到了10%,3-4级较为严重的乏力发生率从3%提到了10%。

除了跟靶向联合,二甲双胍在跟其它治疗方式联合的临床试验中也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带来更好的疗效。

不可手术的ⅢA/ⅢB期非糖尿病非小肺癌:二甲双胍联合同步放化疗无获益!

加拿大一项名为NRG-LU001的Ⅱ期临床研究,入组了170位不可手术的ⅢA/ⅢB期非糖尿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接受卡铂+紫杉醇化疗同步胸部放疗,后续给予卡铂+紫杉醇巩固治疗(对照组),一组在相同的方案基础上在化疗期间联合二甲双胍(试验组)。旨在评估二甲双胍是否可以改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结果显示:对照组1年和2年的PFS率分别为60.4%和40.1%,而二甲双胍组1年和2年的PFS率分别为51.3%和34.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2年的OS率分别为65.4%和64.9%,结果相近。

尽管二甲双胍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耐受性良好,但二甲双胍并不能改善患者的PFS和OS,也不能改变患者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率,无疑又是对“二甲双胍热”浇了一盆冷水。

转移性前列腺癌:二甲双胍与多西他赛联合无益!

法国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II期研究TAXOMET比较了多西他赛+二甲双胍与多西他赛+安慰剂在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中的作用。研究入组99名非糖尿病的mCRPC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在接受多西他赛与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再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或安慰剂。

结果显示: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没有观察到区别,其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反应率两组均为72%,ORR均为28%,中位PFS分别为7.3个月和5.8个月,中位OS分别24.2个月和19.7个月。

不良事件方面:除了二甲双胍组更有腹泻的趋势(70%vs50%)之外,其余不良反应组间没有差异。两组之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同样没有差异。

TAXOMET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添加并未给mCRPC患者带来任何获益。

近年来,关于二甲双胍抗癌机制的研究比较多,但在临床转化上还未有统一结论。除了神药报道外,也有越来越多研究否定了二甲双胍在非糖尿病癌症患者中的治疗获益,甚至还提到了腹泻等其他不良事件有增加的苗头。

综上所述,对于没有糖尿病的肿瘤病友,在没有充分证据支持下,不建议轻易尝试包括二甲双胍在内的各类神药——尊重医学、规范治疗,才是正道!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