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抗癌饮食 > 吃红肉不致癌 连发6文拯救红肉爱好者

吃红肉不致癌 连发6文拯救红肉爱好者

2019-11-12 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今年关于饮食的重磅研究不少。其中,一项发表于Circulation的大型EPIC队列研究显示,每天每多摄入100g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与缺血性心脏病(IHD)风险增加19%相关,与家禽、鱼或牛奶的摄入量无显著关系。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家庭日常饮食中已经离不开肉制品。

除了市场上可以买的到的新鲜肉类之外,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加工类肉制品以及多种多样的烹饪方法也为我们的提供了丰富的饮食选择。

然而,根据官方机构的说法,摄入过量的红肉与加工类肉制品会提高患癌症的风险。

传统理论:“红肉”与“加工类肉制品”具有致癌

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定义,“红肉”指的是来自于哺乳动物的所有类型的肌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马肉等等,鱼肉与鸡肉并不属于“红肉”的范畴。

“加工类肉制品”指的是在售卖前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腌制,发酵,熏制或其他过程,包括火腿,香肠,培根等等。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对食用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致癌性做了评估,在全面审阅了所累积的科学文献后,来自10个国家的22名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将食用红肉归为“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级别(2A类)。

这一结论是基于“有限的证据”证明食用红肉在人类中会引起癌症,并有“强有力的”机理证据支持其致癌作用(主要是结直肠癌,与胰腺癌、前列腺癌也存在相关性)。

而加工肉制品被归为“人类致癌物”(1类),这是基于有“足够证据”证明食用加工肉制品会在人类中引发结直肠癌。专家认为,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

但截至目前,大量临床研究仍停留在相关性分析阶段,即揭示了摄入红肉以及加工类肉制品与结直肠癌发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尚未发现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确切分子机制。

质疑声出现,“吃肉致癌”是真理还是谣言?

近日,内科学领域重量级杂志AnnalsofInternalMedicine(IF=19.315)连发六篇文章(五篇Review,一篇ClinicalGuideline)驳斥了“吃肉致癌”的说法。

在前五篇综述性文章中,研究者们从现有研究中收集数据,分别从摄入红肉、非加工类肉制品、加工类肉制品,以及摄入量高低等指标入手,分析食用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与威胁生命的疾病(如癌症,心脏病中风糖尿病)之间的联系。

结果表明,不论摄入量的高低与否,红肉或者加工肉制品均不会对癌症的发生产生任何显著影响。由于现有证据太薄弱,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联系,因此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基于上述五篇综述的结果,健康组织NutriRECS在其临床指南中给出建议,即人们可以继续保持现有的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量。

这与各国政府发布的饮食指南、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以及过去十年来发表的大量研究结论相抵触。

上述结论一出,在学界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研究者们联名致信给编辑部,要求“撤回相关稿件并展开严肃调查”。

反对者对系列文章的研究方法大加抨击,他们提出上述文章出现“遗漏关键研究”、“图片不完整”、“分析策略不当”、“数据前后矛盾”、“信息不清”、“忽视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这封挑战信的署名人之一,来自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和营养学教授WalterWillett博士说:“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令人震惊的数据滥用事件。其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除了Willett博士之外,AmericanCollegeofLifestyleMedicine前任校长、TrueHealthInitiative的创始人兼总裁DavidKatz博士、预防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兼总裁RichardCarmona博士、哈佛大学营养学系系主任Hu博士、公共卫生学院Chen博士以及多伦多大学的JohnSievenpiper博士等人也在挑战信上署名。有意思的是,Sievenpiper博士还是六篇文章的作者之一。

然而,这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所有六篇文章的共同作者,同时也是健康组织NutriRECS的联合创始人BradleyJohnston博士称:“我们相信,当人们做出医疗保健决策时,应该得到充分的知情权。由于目前为止我们无法判断证据的确定性,因此此前的结论应该是不可靠的。”

最终,期刊编辑拒绝“撤回稿件”的呼吁,编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是合理的科学探讨的方式”。

Johnston博士也对反对意见嗤之以鼻。他认为上述反对者都是传统研究的作者或利益相关集团,他们往往会本能地阻挠与自己学术观点相反的文章的发表。

争论还未停息,纽约时报又爆出一个大瓜,称Johnston博士在2016年发表的一项关于糖的研究中获得了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资助,而后者是销售“红肉、加工肉制品商品”的坚定支持者。

然而,Johnston博士并没有在文章中提出自己存在的“利益冲突”。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利益链条,我们更加不得而知了。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应该听谁的?

今年关于饮食的重磅研究不少。其中,一项发表于Circulation的大型EPIC队列研究显示,每天每多摄入100g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与缺血性心脏病(IHD)风险增加19%相关,与家禽、鱼或牛奶的摄入量无显著关系。

BMJ上另外一项研究则报道,在8年内每周多吃3.5份或更多的红肉(加工和未加工)与未来8年死亡风险增加10%有关,加工红肉与死亡风险增加13%有关。

与此相对的是,减少对红肉及加工肉类的摄入,采用其他替代蛋白(如鸡肉、鱼肉)则能够降低死亡风险。

因此相关研究作者建议人们,改变蛋白质来源(如白肉和牛奶)或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或全谷物)可以延长寿命。

然而,今年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另一项研究却表明,比起猪、牛、羊肉等红肉,家禽等白肉对血液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同的影响。

与植物蛋白饮食相比,不论是红肉还是白肉,吃多了都会导致LDL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升高,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那么只吃素食呢?一项发表在BMJ上、持续18年的调查研究显示,虽然食素者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比食肉者风险低不少,但食素者的总中风率竟比食肉者高20%!

EurHeartJ的一篇文章则说,长期低碳水饮食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相关。

什么?那到底要怎么吃?看完这些的小M只想说,生活也太艰难了吧!

科学家们的学术争端犹如神仙打架,我们看得懂其一却不见得看得懂其二。然而,生命健康也不是玩笑,到底吃不吃,应该怎么吃,我们应该听谁的呢?

小M认为,在证据不够充分,结论还没水落石出之前,还是持保守的态度,遵从官方机构的建议为好。

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食中摄入的盐过量,才是最大的威胁。

今年4月的柳叶刀研究显示,在中国,饮食结构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在世界人口前20的大国中“喜提”第一,而在所有的饮食风险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高盐!

根据2018年LancetPURE研究,80%的中国居民每日吃盐多于12.5g,全球只有中国人需要限盐……

另一篇Lancet子刊上发表的20万中国人队列研究也直接点出,高盐饮食与糖尿病、中风、心肌梗死等有高度相关性。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