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西医治疗 > 化疗会导致耐药突变 会造成白血病复发

化疗会导致耐药突变 会造成白血病复发

2019-11-10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的发热或死亡发生率显著减少(27%vs19%),感染风险降低34%(HR0.66,P=0.0018)。在控制基线特征之后,左氧氟沙星治疗是减少发热发作的最重要因素。

化疗是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儿童期癌症之一。随着化疗的出现及进展,ALL已成为最有可能治愈的癌症之一。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化疗还可能导致一些患者复发,研究结果发表在《Blood》。

尽管先前的研究已确定了复发特异性耐药突变,但尚不清楚这些突变的起因。该项新研究显示,在一些ALL复发的患者,治疗诱导的突变可引起耐药。

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美国St.Jude儿童研究医院JinghuiZhang表示,该研究首次表明化疗,特别是硫嘌呤(一类用于ALL大部分治疗阶段的药物),可引起导致患者耐药的突变。

共同通讯作者、美国St.Jude儿童研究医院肿瘤科Ching-HonPui指出,这些发现强调了对较小毒性疗法和精确医学方法的需求。共同通讯作者、美国St.Jude儿童研究医院JunJ.Yang指出,这项研究表明,当ALL患者出现耐药突变时,可能需要个体化治疗。此外,我国上海儿童医学中心Bin-BingZhou也是通讯作者之一。

该研究纳入103例年轻ALL复发患者,其中多数患者在诊断后9个月或更长时间复发。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研究人员对在患者诊断和复发时收集的白血病细胞和正常细胞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此外,他们还对16例患者治疗期间定期收集的白血病细胞进行靶向深度测序。

分析发现,与药物反应有关的12个基因(NR3C1、NR3C2、TP53、NT5C2、FPGS、CREBBP、MSH2、MSH6、PMS2、WHSC1、PRPS1和PRPS2)富集复发特异性获得性突变。分析还揭示了2种新的突变模式或特征。体外药物暴露实验显示,硫嘌呤治疗引起了其中一种新的突变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突变导致多药耐药。

分析显示,约20%患者复发时携带治疗相关突变,一些突变与耐药有关。Zhang指出,这些突变特征是特异性的、与治疗有关的,它们仅存在于复发ALL患者的基因组中,而不存在于其他的儿童或成人癌症的基因组中。

耐药和复发时间线:大多数患者(55%)在诊断后9~36个月、治疗结束前复发。这些患者在12个耐药基因中的复发特异性突变更多见,特别是与较早复发的患者相比。数学建模、突变分析和其他证据表明,早期复发很可能是由诊断时存在的耐药性肿瘤细胞引起的。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两步过程(two-stepprocess)”来解释较晚的复发。模型分析表明,部分耐药性肿瘤细胞诊断时已存在,当其获得与治疗相关的突变时就会发生复发。

研究人员指出,这表明耐药性尚未成定局,通过改变剂量或治疗时间或可预防。此外,基于这些发现,临床上可能需要筛查复发患者的耐药性突变。

新诊断骨髓瘤:抗感染预防用药可减少并发症

骨髓瘤可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和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那么,骨髓瘤患者是否可从抗感染预防中获益?TEAMM研究表明,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抗感染预防,可使新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发热或死亡风险降低三分之一。研究结果发表于《LancetOncology》。

研究者、英国伯明翰大学MarkT.Drayson指出,新诊断骨髓瘤患者因感染发病和死亡的风险极高。该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预防用药可降低发热的发生率,但同时表明它并未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此外,关于临床上预防措施使用受限的问题值得关注。

在同期述评中,英国牛津大学医院NHS信托基金会KarthikRamasamy指出,该项研究表明,固定持续时间给予左氧氟沙星预防,可减少骨髓瘤患者诱导化疗期间的发热感染和早期死亡。但是,考虑到骨髓瘤的治疗方法在快速变化,因此还需要进行额外的验证性研究。

TEAMM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研究,纳入了在英国93家医院接受抗骨髓瘤治疗的新诊断患者。这些患者随机接受左氧氟沙星(每日500mg,n=489)或安慰剂(n=488)进行抗感染预防,持续12周。

主要终点为需要抗感染治疗的首次发热发作(≥38°C/100.4°F)或早期死亡(在治疗的12周内)。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的发热或死亡发生率显著减少(27%vs19%),感染风险降低34%(HR0.66,P=0.0018)。在控制基线特征之后,左氧氟沙星治疗是减少发热发作的最重要因素。

然而,中位随访12个月,发热发作率的降低并没有转化为生存获益:左氧氟沙星组的12个月总生存(OS)率为90%,安慰剂组为12%(P=0.94)。

研究还发现,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的艰难梭菌、ESLB(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氏阴性大肠菌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获取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此外,左氧氟沙星组患者因感染而住院和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情况较少,这表明抗感染预防措施可减少医疗资源使用。

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联合PolatuzumabVedotin方案疗效更佳

对于不适合移植的复发/难治性(R/R)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选择有限,临床需求仍未得到满足。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中心LaurieH.Sehn等的研究显示,与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相比,Polatuzumabvedotin(靶向CD79b蛋白的抗体-药物偶联物)联合BR可显著提高不适合移植R/RDLBC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同时可降低死亡风险58%。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

该项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Ⅰb/Ⅱ期研究包括一个单臂队列[评估Polatuzumabvedotin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奥比妥珠单抗(pola-B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和一个随机分配队列[比较Polatuzumabvedotin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pola-BR)与BR的治疗效果]。

主要终点是安全性、耐受性(Ⅰb期)以及pola-BR与BR的CR率[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Ⅱ期]。

结果显示,在单臂pola-BG队列(n=27),患者的CR率为29.6%(表1),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和OS分别为6.3个月和10.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0个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