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西医治疗 > 首个口服药物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进入医保

首个口服药物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进入医保

2019-09-17 来源:肿瘤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ITP的长期拓展研究表明,治疗250周时患者中位血小板计数高于50×109/L,长期使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维持血小板,患者持续反应超过4.5年,约30%患者停药后实现无治疗持续应答7。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我国成人ITP年发病率为5~10/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同时,ITP也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ITP患者多见为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重症ITP可能致死1。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瑞弗兰?)是治疗ITP的二线优选药物1。

8月22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共同印发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正式发布,将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纳入了抗出血药乙类范围。

创新机制的TPO受体激动剂

ITP是一种慢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的常用一线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但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受体分布广泛,所以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性风险,儿童、女性及老年ITP患者也不适合长期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2。近年来,关于血小板产生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血小板的产生经历了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细胞分化、增殖和成熟,最终血小板形成,释放到血液。其中TPO是巨核细胞发育的关键因子,因此,TPO受体激动剂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血小板生发障碍的治疗方式3。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是我国唯一的非肽类口服TPO受体激动剂,它可以与细胞膜上的TPO受体(跨膜区)结合,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刺激人类骨髓祖细胞向巨核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促进巨核细胞成熟,从而增加血小板的生成。同时,艾曲泊帕乙醇胺片与内源性TPO的作用位点不同,不会与内源性TPO竞争受体,所以二者不会形成竞争性抑制,且有可能协同作用,共同提升血小板计数4。

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成人ITP常呈慢性病程,有潜在的严重临床后果,包括出血风险增加和生活质量(QoL)下降等,需要持续监测和治疗。国际ITP工作组(IWG)报告认为,ITP的治疗目标是:提升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减少或避免出血、改善生活质量。而对慢性ITP患者而言,理想治疗目标则是无需持续治疗情况下实现血小板计数持久改善5。

RAISE是一项全球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显示: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可以快速、显著、持续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6个月内,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组106例(79%)患者至少出现一次疗效反应,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7例(28%),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组出现疗效反应的几率是安慰剂组的8.2倍。使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患者接受治疗一周后,中位血小板计数即从16x109/L升至36x109/L;治疗两周直至治疗结束期间,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组患者中位血小板计数始终维持在50x109/L以上6。

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ITP的长期拓展研究表明,治疗250周时患者中位血小板计数高于50×109/L,长期使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维持血小板,患者持续反应超过4.5年,约30%患者停药后实现无治疗持续应答7。

ITP二线治疗的优选药

根据2018中国ITP临床指南,一线治疗后若ITP患者PLT<30x109/L或有出血,应切换至二线治疗,优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抗CD单抗或脾切除,若仍治疗不佳,可尝试免疫抑制剂等。在国内已有二线药物中,综合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和研究证据可信度,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成为指南1A类推荐1。同时,艾曲泊帕乙醇胺片也在中国大陆获批用于12岁及以上儿童ITP的二线治疗8。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进入医保,将帮助更多患者获益于创新药物的治疗,对于改善其预后、避免疾病带来的沉重的负担有重要意义,为患者家庭和整体社会带来福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