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神刀院士 告诉你早期预防肿瘤自检法

神刀院士 告诉你早期预防肿瘤自检法

2019-09-17 来源:康复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1954年,我国口腔医学专业正式划分为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这也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口腔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的创立与发展,成为我国口腔医学在国际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口腔行业刚刚起步,人们习惯将牙医称作“牙匠”,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找露天搭篷的赤脚医生拔牙,在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口腔问题不受重视。

1950年,我国牙医学系正式更名为口腔医学系。从此,口腔医学从牙器官扩大至整个口腔器官,成为了与临床医学并立的二级学科。

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老百姓觉得“牙病不算病”,口腔医学也只是个小科。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有大量的头面部伤员需要救治。1951年,由牙医学专家组成的“颌面外科手术队”奔赴前线救治伤员,随后东北、南京、上海、成都、北京等地也相继建立起口腔颌面外科专科病房。

1954年,我国口腔医学专业正式划分为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这也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口腔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的创立与发展,成为我国口腔医学在国际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时光倒回解放前。张志愿的导师邱蔚六,因父亲中枪后得到外科医生的救治,从而萌生了当医生的志愿,考入了我国第一家口腔医学院校(原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院),系主任告诉他“牙医”已发展出口腔颌面外科。

自此,邱蔚六抱定志向,成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开拓者,而张志愿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口腔颌面外科传承和发展者之一,使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拿起手术刀"攻克"难关

1975年,张志愿作为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进入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工作。他每天宿舍、病房、食堂三点一线,跟着邱蔚六教授、周正炎教授做手术;同时一个人分管15张病床,作为一天24小时的“住院医生”,一干就是7年。

医案故事

有一次,张志愿正在手术,突闻隔壁呼救声,原来是一位舌下腺手术的患者术后结扎的动脉竟然又出血了,刚送进手术室就出现窒息,因抢救人手不足,负责医生才大声呼救。

张志愿见状,立马接过麻醉师递来的手术刀,当机立断进行“立位下”的气管切开术,转瞬间,患者的呼吸困难缓解了。

“这一刀要是用力过猛,就会刺穿气管或食管;要是稍偏一点,旁边就是两侧的颈动脉,后果不堪设想。但当时我心无杂念,救人要紧,没时间考虑利弊。”

当然,像这样的临危不惧,也多半是受到了邱教授的耳濡目染。所以,张志愿并不只想做“开刀匠”,1986年,他放弃了医院党委副书记兼党办主任的职位,开始专心攻读邱教授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当时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大面积口腔颌面动静脉畸形,因为缺乏有效止血手段而被视为手术禁区,直径超过10厘米的畸形瘤几乎无人敢碰。

病人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而且还可能随时突发出血而危及生命。邱老师给我的第一个课题就是‘攻克’它!”

张志愿秉承“邱家军”白天开刀,晚上科研的师训,手术室和实验室两头跑。为了研究中涉及的插管技术,还专程到上海中山医院求教相关专家,并先后在15条狗身上练习股动脉插管。

1988年,在邱蔚六教授的指导下,张志愿在国内首创栓塞、病灶切除、整形修复“三合一”方法,攻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巨大畸形难关,让向来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的邱教授也信服了。

中国口腔医学走向世界

我国的口腔事业的起步虽远远晚于国外,但发展迅速:

20世纪90年代,邱蔚六院士是第一位赴美国介绍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中国学者;

2008年,时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主委的张志愿,与美国主任委员在西雅图召开的专业会议上担任联合主席,各自代表中美双方致词及做大会学术报告;

2009年,第19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会议在上海召开,大会云集1000多名来自于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邱蔚六院士时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张志愿任大会执行主席;

2016年,张陈平主任又为上海申办到了2023年国际口腔癌学术大会。“邱家军”一步一个脚印,将中国口腔医学推向了世界。

如今,作为学科带头人,张志愿领衔的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于2010年被IAOMS认证为国际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4年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授予中国首个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培训中心。

这两项命名不仅标志着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走向了世界,而且彰显了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国际影响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水平足以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张志愿执医带教总是兢兢业业,无论是课题还是病案,都要认真研究,要确保每一次的治疗,不仅效果要好,而且尽量让患者的痛苦降低。

师训:学科发展,患者第一

张志愿从医40余载,已培养了40多名博士、3名博士后和多名硕士,他深知一名优秀临床医生的成长离不开前辈的提携与帮助。“为了学科的蓬勃发展,我要像导师悉心爱护我一样,培养自己的学生。”

“争取国家级的口腔肿瘤重点实验室,同时在建立生物样本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肿瘤细胞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开展综合序列治疗研究,即探究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肿瘤治疗手段与手术如何结合……”

张志愿的学科目标同样继承了老师“将患者放在第一位”的医德仁心,不断探究如何让更多患者生存得越来越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